必修1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ppt

必修1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小康的提出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2004年,菏泽市实现生产总值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34元,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7.4亿元,增长15.1%.在我们菏泽市,十年前,人们盼望能拥有冰箱、彩电、洗衣机,现在,这些东西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些富裕家庭已盖起了小洋楼,拥有了轿车。2、总体小康的实现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用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有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3、总体小康的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材料一: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人均收入达到800—1000美元。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二: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据2004年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300万失学儿童。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4、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全面小康的特点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经济目标我国社会保障范围覆盖不全,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健全,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而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而以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未在农村建立2005年北京市开始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员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必威体育精装版统计测算表明,上海、北京、天津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超过60%,但全国尚有近三分之二的省(区、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30%。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一些传统农业大省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较低:湖南(19.4%)、河南(15.7%)、安徽(13.9%)。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点和要求特点:不平衡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一些,相当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大13.6万亿元,出口贸易总额大1.15万亿美元,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936元,分别实现增长7.7%和6.8%,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又迈出坚实一步”。练习一、选择题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即()A、解决了温饱问题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C、进入全面小康社会D、基本实现现代化2、下列选项对总体小康水平的理解正确的是()(1)全体人民都达到的小康水平(2)较低水平的小康生活(3)偏重于物质消费的不全面的小康水平(4)发展很不平衡的的小康水平A(1)(2)(3)B(1)(3)(4)C(1)(2)(4)D(2)(3)(4)3、下列对本世纪头20年我们所要集中力量建设的小康社会的理解错误的是()A、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B、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的小康社会C、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小康社会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符合()(1)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2)人民的愿望和利益(3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