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

??

?

?

?

?

?

?

?

???

?

?

?

?

?

随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北京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目标,全力打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城市环境建设作为建设“绿色北京”的重要内容,在完善首都城市功能、树立城市良好形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09年以来,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有两大重要举措:一是借鉴奥运环境建设经验,经中央同意,成立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和办公室,作为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统筹推进城市环境建设;二是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4月28日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将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北京市在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建设绿色北京、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三次转变

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生活垃圾处理属于固体废弃物管理的范畴,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利用自然资源、产生废弃物,并对废弃物进行处置的过程,以废弃物的减量、重复使用和再生循环利用为核心,旨在满足人类活动需要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城市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生活垃圾处理关系到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环境建设的法律制度环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方式、社会利益价值判定标准和市民文明素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面向城市本身这个复杂巨系统的管理工程。伴随着北京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北京的垃圾处理方式经历了三次转变。

(一)从无到有的第一次转变:生活垃圾简易处置

长期以来,北京的生活垃圾一直采取自然处置的形式,由环卫工人清运出城,利用自然形成的坑塘或挖沙取土坑填埋,一时找不到允许倾倒的坑塘就把垃圾先堆在郊区。20世纪80年代初,据航空遥感资料显示,在北京三环、四环路之间,50立方米以上的垃圾山有4500多座,占地超过7000亩,小的垃圾堆则数不胜数,已形成环状包围着城区。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的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制约作用也逐步凸显。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集中力量进行生活垃圾处理,为生活垃圾的转运和消纳提供必要的场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标志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从无到有的第一次转变,将放任自流式的自然处置转变为对生活垃圾的有序管理。1982年6月15日,北京市政府第24次会议决定拨款440万元,在近郊区建设8个垃圾转运站,在远郊区建设4个垃圾堆放场(近郊已有3个),形成了当时垃圾处理设施的“七场八站”。自此,北京有了专门的垃圾堆放场和转运站,为今后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奠定了基础。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当时北京仍无一座符合卫生标准的垃圾处理设施。至于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不到5%,大量未经处理的垃圾只能裸露堆放在郊区,垃圾包围城市的情况十分普遍。

与生活垃圾的有序管理相适应,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的方式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追溯历史,北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沿承旧章,即环卫工人用人力车沿街“摇铃取土”,或者从楼房垃圾道掏垃圾,再送到市内就近的待运站,然后由马车或汽车运往城外。投放垃圾的“地撮儿”站遍布大街小巷,垃圾“晴天随风刮,雨天四处流”,对环境卫生影响很大。20世纪70年代,北京市为从根本上改善市容环境,开始了垃圾收集密闭化进程,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经历了近40年。1975年,北京街头出现了第一批绿色垃圾桶;1984年,全市城区基本实现了垃圾收集容器化;1988年,北京市开始建造并投入使用密闭式集装箱清洁站,就是人们常说的“垃圾楼”;1993年,北京市开始全面推广垃圾袋装化。2002年以后,垃圾密闭化管理由城区逐步扩展到了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2008年平原农村全部配置了密闭化收运设施,2009年重点在山区农村开展垃圾密闭化管理工作。

(二)现代技术推动下的第二次转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第二次转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当时世界上很多大城市已经开始采用综合处理和垃圾焚烧发电等现代处理技术,北京也在这个时期进入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快速发展阶段。1986年,北京市在通州董村建造了第一座机械化生活垃圾堆肥厂,1990投入试运行,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1994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成全市第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作为北京首座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日处理垃圾2000吨,同时配套建成了大屯垃圾转运站。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多元投资体制的形成,环

文档评论(0)

158****1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