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阐述.docx

手术室护理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阐述.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手术室护理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阐述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有效的达到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目的。方法:对医院手术室当中所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予以制定相对应的防范对策,并对防范对策实施后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感染分布、病原菌检出情况以及手术切口类型和感染关系进行调查。结果:选取手术患者2123例,防范对策干预前为1038例,防范对策干预后为1885例。其中,干预后的感染因素出现情况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预防感染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干预措施;效果

引言:在医院当中,手术室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区域,并且承担着挽救患者生命的任务。其中,一旦具有感染性的病原体侵入手术患者体内,不仅会导致其手术切口出现感染,同时会对其术后恢复有所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有必要采用相应的防范对策来杜绝手术室护理感染因素的存在。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室护理感染因素存在的几率,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具有积极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有效的干预对策,现对此进行如下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在本院进行手术的患者2123例,其中,实施干预对策前的患者数为1038例,并将其列为观察组,而实施干预对策后的患者人数为1085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

1.2方法

分析手术感染的因素,并营造清洁的手术室环境,同时对消毒手术物品的使用进行严格要求,积极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培训来提升其综合专业素质,完善手术室监测体系等。其中,将对照组与观察组中术后患者的干扰情况进行对照,以便对干预对策的效果进行查验,另外,调查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分布、病原菌检出情况以及手术切口与干扰情况等。

1.3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所选患者进行诊断,确定是否为手术室感染。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感染率等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感染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得到,2123例患者总感染例数为241例,感染率为11.35%。其中对照组1038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55例,感染率14.93%;观察组1085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86例,感染率7.93%,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77,P0.0(1)。60岁患者1376例,术后切口感染119例,感染率8.65%;≥60岁患者747例,术后切口感染122例,感染率16.33%,不同年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05,P0.0(1)。≥60岁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

2.2各科室感染及标本检出情况

各科室感染情况及标本送检、检出情况见表1。术后切口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普外科,为16.23%,其次是肝胆外科和胸外科,感染率分别为13.41%和10.28%。共送检标本883份,检出病原菌270株,检出率为30.58%,其中普外科和妇产科病原菌检出率均超过40%,分别为41.81%和40.48%。

表1手术室各科室感染及标本病原菌检出情况

2.3病原菌分布情况

在241例感染病例中,共检出病原菌270株。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菌株数最高,分别为57、55和41株,构成比分别为21.11%、20.37%和15.19%。其中在检出的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4株为耐加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4.15%(14/4(1)。检出病原菌类型、菌株数及构成情况见表2。

表2检出病原菌类型、菌株数及构成情况

2.4不同手术切口类型感染情况

本调查中Ⅲ类切口感染率达28.62%,Ⅱ类切口感染率为13.10%,Ⅰ类切口感染率为2.05%。由于Ⅱ类切口手术例数较多,因此其切口感染占总感染例数的60.17%(表(3)。

表3不同类型手术切口感染情况

3讨论

3.1手术室感染现状

本调查中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在加强干预工作后,手术室感染率得到明显的控制,但总体感染率为11.35%,仍处于较高水平。在年龄分布上,≥60岁患者感染率为16.33%,高于60岁患者,与相关研究结果相近。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铜绿假单胞菌的高耐药性对临床感染控制构成严重威胁,其可引起创面感染,应引起注意。在不同类型切口感染率方面,手术切口感染以Ⅰ类手术感染率最低,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感染率明显上升,手术的污染程度决定了感染发生的几率。本调查中Ⅲ类切口感染率高达28.62%,而Ⅱ类切口因其手术例数较

文档评论(0)

151****6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