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费率监管机制的回顾和改革.docx

中国保险费率监管机制的回顾和改革.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中国保险费率监管机制的回顾和改革

?

??

?

?

?

?

?

?

?

???

?

?

?

?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是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一个核心部分,这在保险业中表现为保险产品费率监管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本文梳理和总结4个大类险种——寿险、意外伤害险、商业车险和“交强险”的费率监管机制的发展历程,分析在当前时期,对这些险种的监管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内容、影响以及应当注意的主要事项。

一寿险产品费率监管机制

寿险是中国保险业收入占比最大的一项业务(见表1)。2016年全年,中国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7442.22亿元,同比增长31.72%,寿险保费收入占所有业务保费收入的56.27%。此外,寿险业务还有两项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保费收入的内容——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对应于万能寿险)和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二者在2016年分别达到了11860.16亿元和938.97亿元。

表1人身险主要险种保费收入和占比

单位:亿元,%

普通寿险

分红寿险

投连寿险

万能寿险

意外伤害险

健康险

2016年1~11月

16557

(78.50)

693

(3.29)

3842

(18.21)

2015年

6627

(26.15)

6410

(25.30)

418

(1.64)

9295

(63.69)

430

(1.70)

2156

(8.50)

2014年

4191

(38.72)

6510

(60.14)

9

(0.08)

114

(1.06)

370

(3.42)

1399

(12.92)

2013年

1090

(11.68)

8136

(87.21)

4

(0.05)

90

(0.97)

311

(3.33)

983

(10.54)

2012年

850

(9.65)

7859

(89.18)

4

(0.05)

99

(1.12)

259

(2.94)

771

(8.74)

2011年

825

(9.62)

7667

(89.42)

5

(0.05)

77

(0.90)

229

(2.67)

618

(7.21)

2010年

854

(10.51)

7179

(88.36)

6

(0.07)

87

(1.07)

190

(2.33)

473

(5.81)

2009年

821

(11.46)

5246

(73.20)

112

(1.57)

987

(13.77)

156

(2.18)

514

(7.18)

2008年

825

(12.65)

3805

(58.37)

425

(6.52)

1458

(22.37)

131

(2.01)

520

(7.98)

注:括号内数字为该人身险险种占人身险整体保费收入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年鉴》。

|Excel下载

表1人身险主要险种保费收入和占比

1.寿险费率监管机制的回顾总结

中国人身险业自1982年复业以来,在此后近20年中经营的都是普通寿险产品(即纯粹保障型产品),如简易人身险、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及养老保险业务,为居民提供了早逝和养老风险的保障。1996年起,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宣布下调基准利率。由于当时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狭窄,绝大部分资金用于获取固定收益的银行协议存款和国债,资金运用收益水平低于负债成本——主要是指保单的预定利率,遭受了“利差损”。这迫使寿险公司下调保单预定利率,而为了应对行业兑付风险,1996年5月,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不得超过6.5%;到1998年6月,保险监管部门将预定利率上限进一步下调为5%;直到1999年6月,保险监管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各公司销售的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能超过2.5%,同时禁止销售“利差返还型”人身险产品。[1]随着普通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提高,产品的价格相应大幅上调,使得中国寿险业经营一度陷入困境。

为了稳定市场需求,同时为了应对加入WTO后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带来的市场挑战,多家寿险公司借鉴发达国家寿险业发展经验推出了投资型产品。这些人身险产品将保障属性和投资属性适度分离,将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的部分或几乎全部转给投保人一方,从而降低了原来由保险公司承担的利率风险。1999年10月,平安公司首先推出了“投资连结保险”,随后不久分红寿险(1999年)、万能保险(2000年)出现,投资型人身险逐渐主导了市场。

2.当前寿险监管机制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对于普通型人身险的费率监管机制,2013年8月,中国启动了市场化改革。该类产品的预定利率改为

文档评论(0)

158****03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