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正谊书院的发展看清代学术的变迁.docx

从苏州正谊书院的发展看清代学术的变迁.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从苏州正谊书院的发展看清代学术的变迁

?

?

摘要:清代的苏州正谊书院,从嘉庆十年到光绪光绪十年,前后经过约一百年,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书院历经了从讲求心性、崇尚经史到经世致用的变迁。而这一百年也正是清代的学术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一个时间,本文通过梳理正谊书院的创建发展过程及正谊书院的课程、师资的等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清代的学术史的转变过程。

关键字:正谊书院;学术史;变迁

书院是我国古代具有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具有传承学术、藏书、编书乃至祭祀等其他职能。苏州的文化教育事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这与苏州书院的简建立与发展密不可分。根据道光《苏州府志》记载,苏州的书院发展到了清朝时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自入国朝以来,列圣相承,尊师重道,叠颁宸翰,揭于庙堂,以致高山景行之意。而又广设书院,乐育贤才,文教昌明,古今稀有”[1]。

1苏州正谊书院的创立

清代建立的蘇州正谊书院,规模比不上当时的紫阳书院,但其影响可以说与当时的紫阳书院平分秋色,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中提到“江苏巡抚驻苏州,苏之人文固盛,益以省治所在,大府倡立书院,分课制艺经古,其风气不下江宁扬州也,旧有书院之外清代创建者,曰紫阳,曰正谊为最大”[2]。特别是后期正谊书院在前后期课程方面的不同设置,对当时的西学东渐产生了重要影响。

苏州正谊书院建立于嘉庆十年(1805年),由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志伊所建,《苏州府志》中明确记载“正谊书院在府学东沧浪亭后,嘉庆十年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志伊建”[3]。汪志伊是乾嘉年间的封疆大吏,“乾隆八年正月十四日生,年二十九中乾隆辛卯科举人。”[4]乾隆五十一年,升为江苏镇江知府,又次年调任苏州府知府,五十六年授任苏松常镇太粮道,次年调任江苏按察使,又次年迁为甘肃布政使。嘉庆元年(1796年)因事被核,降补江西按察使,次年四月迁任福建布政使,旋擢为福建巡抚,六年(1801年)十月因病请解任,次年回原籍,又次年四月入觐面君,以二品顶戴署左副都御史,次月即署刑部左侍郎,旋受命赴江西办案,途次任江苏巡抚,遂开始辑《荒政辑要》一书资料,准备著书授予下属官吏,使之参照遵行,《荒政辑要》成为清前期具有影响的荒政著作。十一年(1806年)八月晋工部尚书,十月授湖广总督。铁保,字冶亭,号梅庵,满洲正黄旗人,著名书法家、诗人。铁保十岁入学,十六岁国子监肄业。十九岁中顺天乡试举人,二十一岁中进士,授吏部文选司额外主事。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活,后累官至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吏部尚书、山东巡抚、两江总督等职。根据《铁保年谱》记载:“余与汪稼门抚军筹议,添设尊经正谊书院……一切规模与钟山紫阳等。”[5]

有关正谊书院的来源,汪志伊与铁保认为,“谊”通“义”,以义为旨,官员才能够端正他们的为官之道,读书人才能修养身心,“夫谊者,义也。官正其谊则治期探本,士正其谊则志在立身。”[6]“正谊”二字由此而来。

正谊书院的建立得益于官方的重视与认可,其建立之初就得到了政府的拨银与支持,“每年官拨银三千两作为常项经费,置田1869亩。”[7]铁保也曾记述“余与汪稼门抚军筹议添设尊经正谊书院,尊经以商捐二万两生息为经费,正谊以入官抄产房地银贰万余两为经费,一切规模与钟山紫阳等。”[8]在后期,正谊书院被战火焚毁,清政府复建时又“筹白金万二千金以万金置田,以岁租为修脯膏火资。”[9]

课程设置上,正谊书院也几乎是跟从官方的要求,初期正谊书院的课程设置大体以经学为主,算术、经术、金石为辅,注重精研朴学。这主要是因为乾嘉时期汉学占据了当时学术界的统治地位,清朝统治者根据时局变化,也一改清初时期学术政策,即大力提倡程朱理学,甚至一度要求书院的教学内容须以程朱理学为纲,转为提倡汉学。正谊书院建立于嘉庆十年,正是汉学繁盛时期,因此,其建立之初就是一座崇尚经史的书院。当时的书院的主管人不乏当时的经学学者。正谊书院掌院依次为倪为炎、汪庚、费振勋、吴颐、朱方增、余集、吴廷琛、魏成宪、朱珔、费庚吉、翁心存,皆为进士,其中元和吴廷琛为会元、状元,浙江仁和余集、安徽泾县朱珔也属一流学者,特别是朱珔,他在正谊书院的掌教,将正谊书院推向了一个高度。林则徐在《正谊书院课选序》中提及到,正谊书院创建三十年以来,书院的主管者多为名的硕儒,不乏著名经学学者。[10]并认为正谊书院的生徒,“咸知治经为先,而不仅以贴括家言随时俯仰。”[11]可见,此时正谊书院的治经风气已然形成,而并未对科举引起浓厚兴趣.道光吴中承宣使陈銮页提到正谊书院讲授朴学的功效“先生以经术造就多士,多使虚者实之,佼者醇焉,渐渍至今,确有成效。”[12]

2苏州正谊书院的发展——冯桂芬与正谊书院

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一作景庭,江苏吴县人(今苏州)。其字号“林一”、“景亭”,均与顾景亭有关,可见冯

文档评论(0)

180****9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