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室的336模式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

基于智慧教室的336模式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智慧教室”的“336”模式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

王昕

摘要结合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课的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应用基于“智慧教室”的“336”模式,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理解方法、发展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关键词“336”模式智慧教室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G633.91文献标志码B

1理论依据和技术路线

广义而言,“智慧教室”教学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可结合Hiteach互动教学系统(互动电子白板、实物展台、IRS即时反馈系统)、希沃白板、网络空间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教学创新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而在课程实施的层面上,智慧教室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记录、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结合。

基于智慧教室的“336”互动教学模式,是在智慧教室应用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概念教学在模式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尝试。该模式是指从“教师、智慧教室、学生”3个维度、“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自主学习、检测反馈、释疑拓展、再测反馈、归纳总结、云端补救”6个环节,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做到实时互动、及时反馈、智能诊断,让教师快速、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学情,提高教学有效性,既面向全体,也能关注个体差异,真正实现技术支持下的多维互动、以学定教,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该模式与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相比有本质进步:每个环节都强调以学生体验和自主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概念,并应用新概念解释新情境以进一步巩固概念。在该模式背景下,笔者对“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课制定了如图1所示的教学设计。

2实例分析

2.1课前

“336”模式下的课前旨在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接收器”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有目标地初识概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准确把握教学起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授课。

基于此,本节课共安排了2课时。第一课时是第二课时突破重难点前的知识铺垫,主要完成“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忆生活实际中与血管有关的接触,在手腕和手背的血管上体验把脉等,并结合实验,观察血管中的血流快慢、血流方向、血管粗细等特点,对观察结果进行绘制和总结,借助智慧教室系统展示作品,展开交流。教师也借此检测学生对“血管”的前概念。体验式的学习情境很好地预设了前概念与事实的矛盾冲突,激发求知欲,提出疑问,引导新知,在此基础上抛出第二课时待形成的重要概念。

2.2课中

“336”模式下的课中,是通过任务驱动一合作探究一实时交流一释疑提升一归纳总结,利用智慧教室强大的互动功能以及实时反馈的优势,即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依据评量实时调整教学方案,及时捕捉课堂生成,顺应生成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推进教学,让教师的“导”推动学生的“学”,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并内化重要概念。

根据课标,本节需要达成的重要概念是“血管适于物质运输及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因此,笔者设置了学习任务单,在前测的基础上,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任务1中,学生通过自主分析阅读,明确血管类型及区分依据,并用箭号连出血液流经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路径。接着,教师借助希沃白板检测学生自学成果,鼓励学生在白板上拖曳并构建血管连接图,标注血流情况,汇报交流,纠偏补缺。这样从而达成小概念——“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并为后续学习“血管结构与功能”埋下伏笔。

对于重难点“血管结构与功能”的突破,笔者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加工整合形象化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联系旧知、类比推理,归纳总结,主动构建重要概念,并在学习方法、获取新知的同时,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组织交流汇报,检测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视频回顾了血管中的血流现象,在教师启发下思考:“除了血流方向的不同,你还发现了什么?若你是氧气小分子,你会选择通过哪种血管进入组织细胞?”学生作出假设后,带着问题展开分组讨论,分析任务单上的图文资料1,总结三种血管各自的特点,表格记录。教师借助智慧教室手机终端实时拍摄学生学习成果并上传,组织生生互动,纠偏补缺。接着,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体验管壁厚薄对物质进出的影响;并联系旧知,继续阅读资料2,通過与小肠绒毛和肺泡结构进行类比,找出可能执行物质交换功能的血管。教师借助电子白板,鼓励学生上台汇报,分析、标注、解释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同时树立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接着深入拓展,借助白板拖曳功能,师生互动,总结具体的物质交换过程,希沃白板游戏功能同步检测巩固,得出结论。而对于动静脉的结构特点,笔者独创了针筒射水的实验来模拟动静脉内的血液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33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