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保山各民族文化认同与社会发展
?
?
张静妍
摘要:保山文化是中华文化在西南边陲绽放出的绚丽花朵,主要表现在多种文化在碰撞中交流,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进而丰富了中华文化。各种文化在这一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即丰富了自身内容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融合;影响
保山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在这一古老的土地上,13个世居民族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融合,相互借鉴,交相辉映,共同发展,丰富了各民族文化,形成了文化的多元性。保山地方文化就是保山个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和沉酝而来,表现在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侨乡文化、边地文化、抗战文化、翡翠文化等方面,这些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最终表现出了以中原儒家文明为基调的不同文化并存的多元性特征。
一、保山现阶段民族基本情况
现阶段保山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地区,共有36个少数民族。有13个世居民族,除汉族外,有彝、傣、白、傈僳、回、苗、布朗、瓦、阿昌、景颇、满、德昂等,其中傣族、傈僳族、景颇族为主要跨境民族。2019年末保山现有常住人口合计263.0万人,除汉族外,截止2015年年末其他少数民族人口284302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97%。其中,户籍人口汉族人、彝族90413人、傣族47609人、白族50140人、傈僳族35582人、回族14156人、苗族11247人、布朗族11411人、佤族5995人、阿昌族4815人、景颇族4687人、德昂族1381人。
保山市属于民族杂居区,具有民族众多的特点。在解放前,由于民族歧视政策和落后的生产力的影响,少数民族地位低下,民族聚集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渺茫。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实施的各项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地位得以提升,权利得到保障,而且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所以少数民族人口也有较快的增长。详见表1:
二、保山多元民族的形成
保山是云南西部边疆地区,历史上就是各民族迁徙的通道,同时也是理想的永久聚居地。在这里不仅有来自不同方向的民族,也有来自不同文明的碰撞、交流与融合。
研究成果表明,保山的世居民族除汉族以外,大致可分为三大系列,一是氐羌系列,包括彝族、白族、傈僳族、回族、苗族、阿昌族、景颇族、纳西族;二是孟高棉语族的弥足(包括当杜部落发展而来得民族,也称濮人),分别是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二是百越民族,主要指傣族。
氐羌发祥于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群体,他们最早在黄河上游及渭河上游一袋繁衍生息,后来他们向四方迁徙,与周围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族群。保山地处横断山脉南段,河流山脉均南北走向,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云南与青藏高原的天然通道。从考古史料可以看出,从青铜时代开始,就有西北的氐羌、东南的百越等原始族群进入保山,成为人类学上的一大奇观。一些青藏高原民族部落或逃避战争,或寻求更好的栖身之所,不断向外迁徙,顺势来到保山。这里不僅土地肥沃,而且还有天然屏障,较为适合人类生存。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匈奴部落逐渐强大,不断扩张寻找底盘大肆抢掠,生活在甘肃、青海一带的氐羌民族收到很大冲击。为躲避纷乱,部分氐羌民族开始向西南迁移,其中一部分氐羌人就由横断山脉进入了保山范围,形成了保山最早的古老民族。
向东,是百越文化的发祥地,整个广大的江南地区在秦汉以前都是百越族的居住地。百越民族由于自然或战乱等原因,向西迁徙,沿江而上到达保山这一地方。根据有关史料记载的推断,孟高棉语族应该是最早融入保山的民族,这一部分人群也被称为保山的“土著民族”。
在北方氐羌人南下、百越民族西迁以及秦汉王朝致力开发边疆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包括汉族在内的诸多民族群体,纷纷向西南边疆汇集。其中一部分在保山境内与当地土著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吸收,从而使保山在古代变成了多民族杂居的地区。
三、多种文化交融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中,保山地方文化在不断融合其他文化和发展自身文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今日中原文明与边地文明和谐相处、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的局面,既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又吸收了其他文化的精髓,真正做到了独树一帜。
(一)儒家文化
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文明在此萌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演变,早期的黄河文明在不断地碰撞中与多种文化交织互融形成了文字、艺术、宗教、思想、政治制度等等,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萌芽于炎黄时期,成熟于中原地区。中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在当时儒家文化的传播突进主要是随着中原王朝在政府西南地区,为进一步建设当地需要大量汉族移民带来的。当然,文化传播不能仅仅依靠军事手段,更重要的事还必须依靠文化自身。在当时,汉文化不仅体系完整,倡导的理念不仅对一个社会,而且对于一个家庭,甚至个人都是有强烈的吸引力,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