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抢救效果观察.docx

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抢救效果观察.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抢救效果观察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观察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抢救效果。方法:针对我中心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3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41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针对治疗组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抢救效果。结果: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后的抢救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治疗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5.24%)明显优于常规组创伤性休克患者(80.49%),两组相比:P=0.039;且治疗组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后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常规组创伤性休克患者(17.07%),两组相比:P=0.023。结论:针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流程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抢救结果,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急救护理流程;创伤性休克;抢救效果

创伤性休克属于外科急症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在受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后体内的重要脏器出现严重损伤且大量出血现象,具有突发性、危急性、抢救复杂且预后差等特点[1]。因此,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应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及抢救方式,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中心针对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3例进行对比观察,分别给予常规抢救护理及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流程,旨在分析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抢救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我中心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3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常规组41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8:13例,年龄22至79岁之间,均值为(53.26±3.59)岁,其中,车祸致伤患者15例,重物压砸致伤患者10例,钝锐器致伤患者12例,其它致伤患者4例;治疗组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17例,年龄20至78岁之间,均值为(53.18±3.56)岁,其中,车祸致伤患者13例,重物压砸致伤患者11例,钝锐器致伤患者15例,其它致伤患者3例。

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可对比。本次观察均在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本次观察均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2]: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诊断后均符合创伤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患者本身存在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现象、严重精神障碍及妊娠患者。

1.2方法

针对常规组41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针对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措施,针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测、心肺复苏、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建立静脉通道,做好相应的急救护理工作;

针对治疗组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流程,具体流程如下:(1)重组急救护理流程:根据科室内制定的关于急救护理流程的目标及方法作为依据,融合护理程序及医疗抢救流程,进行相应的抢救流程重组,在患者送至急救室后由接诊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出血情况、休克程度等综合情况进行评估,后协助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通知急救医生后,辅助急救医生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紧急处理,帮助患者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相应的吸氧及保暖护理,针对存在外伤患者给予清洁、消毒、止血、包扎及固定等处理,备血并留置导尿管;针对有效医嘱进行确认后并执行相应的护理操作,纠正患者的酸中毒现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静脉置管及纠正酸中毒等处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神情、意识、瞳孔变化、皮肤、黏膜颜色、体温、尿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及时将患者的各项指标告知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处理及缓解。(2)急救前的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及患者家属由于突如其来的创伤、疼痛、不适、对预后的担心等均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心理负面情绪及压力,甚至多数患者及家属会出现暴躁、焦急、语气较重等行为,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传达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为其做好心理准备,给予患者正性暗示,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对于急救的促进意义,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改善护患关系;(3)急救护理的应急处理方案:在为患者实施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流程过程中,护士长还应针对患者的疾病创伤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针对突发事故的患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急救前指导患者在病床上训练排尿,叮嘱患者注意休息,定期为患者翻身,加强基础护理操作,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及生活上的针对性护理。

1.3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

文档评论(0)

189****9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