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流动人口融入城市问题研究-基于人口城镇化视角.docx

安徽流动人口融入城市问题研究-基于人口城镇化视角.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安徽流动人口融入城市问题研究

基于人口城镇化视角

?

??

?

?

?

?

?

?

?

???

?

?

?

?

?

人口城镇化通常指人口向城镇集中或原有的农村转变为城镇,从而使该地的流动人口转变为城镇常住人口或最终转为城镇户籍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在安徽人口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是大势所趋。流动人口是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准确、统一的定义,国际上,类似的人口群体被称为“国内移民”或“转移人口”。流动人口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大多希望在实现自我择业的基础上,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身份和地位,公平地享有城镇各种资源和福利待遇,实现市民的身份认同、城乡文化交融和城市归属感,全面融入城市生活。由于安徽的流动人口主体是农民工,他们的城市融入贯穿于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人口的全过程。要充分理解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内涵,就必须全面了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它既包含已经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定居或长期在城镇生活的农业人口,也包含时常在城乡之间迁徙的“流动人口”。在他们之中,既有农业劳动人口,又有农业非劳动人口,本课题组研究的对象是在安徽各城市工作或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安徽籍农民工个体及家庭成员。

从课题组连续多年对安徽各地市的社会调研情况来看,单从户籍所在地的变动来界定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并不全面。因为目前安徽的农村土地确权和土地价格在不断上涨,流动人口主体——农民工大多数不愿户籍“农转非”。2014年年末,虽然安徽城镇人口2989.7万,城镇化率已达49.2%,[1]目前有15个地市的流动人口比重在16%以上,其中阜阳市的流动人口最多,达36.97%,[2]已经初步形成了层次合理、分局均衡、梯次分明的城镇空间格局,但目前安徽城镇的非农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仅为26%左右,[3]两者相差23.2个百分点。这说明安徽各地市大部分流动人口虽然是生活在城镇,但并未与市民同步共享到城镇就业、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和保障房等社保和公共服务,再加上现有大中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接纳、承载力有限,流动人口自身也很难承担大中城市的定居成本,在“十二五”期间,各地政府尚未“建立健全与城市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这导致安徽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一人口城镇化视角下的安徽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现状

这与城市的发展、城镇化率、城市接纳和承载力等情况密切相关。

(一)从安徽的经济发展来看,与周边省市相比水平较低

2014年,从安徽的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与周边省市相比,水平较低。特别是与沪、苏、浙地区差距在扩大,人均GDP分别为上海、江苏、浙江的36.9%、43.8%和47.2%。以省会合肥为例,其GDP为杭州的56.7%和南京的58.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杭州的58.3%和南京的62.4%。[4]这种经济发展的“地区阶梯落差”,必然导致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由不发达地区转向发达地区的“单向迁徙”,同时在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竞争中,安徽的大中城市常常处于“经济凹地”,省内的“经济高地”多被周边省市吸引。如皖东马鞍山、滁州、芜湖等地已主动进入“南京都市圈”;皖北的淮北、宿州等地已被吸入“徐州都市圈”;还有“十二五”规划之前就与浙江经济密切联系的皖南宣城、黄山等市。2014年,安徽流动人口有2/3左右进入了江、浙、沪地区。

(二)从安徽常住人口城镇化情况来看,居中部地区第五位

2014年,安徽省城镇常住人口6082.9万人,比2013年增加53.1万人,安徽的人口城镇化率达49.15%,相比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仍低5.62个百分点,已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6年时间,居全国第22位,与全国差距逐步缩小,但仍相对落后。与中部省份相比,安徽仅高于河南,排名第五(见表1)。

表1全国及中部省份人口城镇化率的比较

(三)从安徽16个地市城镇化率来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课题组通过对安徽16个地市的抽样和实地调查发现:2014年各地市人口城镇化率仍存较大差距和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仅从地市来看,铜陵、合肥、淮南等9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铜陵最高,城镇化率达78.68%。此外,合肥、淮南、马鞍山、芜湖四市高于60%,有8个地市的城镇化率在41%~59%之间,还有3个地市的城镇化率在35%~38%之间。比如安庆、黄山、滁州、阜阳、宿州、六安、亳州6市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亳州市最低,为35.66%。如从常住人口城镇化的增速来看,与2013年相比,2014年合肥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芜湖增速为1.30%,也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马鞍山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其余13个市均低于全省人口城镇化的平均增速(见表2)。

表22014年末安徽省各地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及增长情况

(四)从流动人口城市

文档评论(0)

周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天堂湖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