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黑猫》的修辞性叙事学探析
?
?
论文导读:叙事技巧是坡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写作技巧,是坡与读者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方式,本文旨在用修辞性叙事理论探讨《黑猫》叙事技巧对于预想效果的贡献,分析作者如何对叙述者视角及眼光的选择、对叙述者对事件的报道、读解及伦理评价等进行不断调节,使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互动系统。
关键词:修辞性叙事学叙述者的功能,视角可靠性
?
埃德加·爱伦·坡被誉为美国19世纪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上,得到了广泛认可。他的小说探寻了人类心理和情感最隐秘的角落,常常将恐怖与美丽、理智与疯狂奇特的结合在一起,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描写着一个个怪异事件与恐怖场面。“技巧娴熟的文学艺术家构筑故事……要精心设计某种独特的、不同寻常的效果,然后再构思情节事件,把这些情节巧妙地组合起来,使它们能够最好地实现他预先设定的效果……在整个故事的创作中,不应该有一个字不直接或间接地与预先建立的模式契合。”(刘象愚1999:631)由此,坡是一位讲求小说技巧,并有意识的去积极探寻艺术规律,试图把握作品预期效果,以触及读者心灵的文本效应为文学创作的主旨,提升了读者在文本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叙事技巧也是坡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写作技巧,是坡与读者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方式,本文旨在用修辞性叙事理论试图揭开坡在小说《黑猫》中的叙事技巧,探讨这些技巧对于预想效果的贡献。
修辞性叙事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的跨学科派别,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克莱恩有关叙事的“修辞诗学”。与传统结构主义叙事学不同的,它将研究“叙事是什么”的叙事学研究成果用于修辞性地探讨“叙事如何操作”,这样,叙事不仅再现事件,其本身也是一个事件:在这个叙事行动中,某人通过再现事件来做某事,叙事被定义为“某人在某个场合为某个目的向某个人讲述发生了某事”。(申丹2006:223)修辞性叙事学更加关注作者通过叙述者或人物与读者交流的种种技巧,影响控制读者的种种手段。本文将就修辞性叙事学的有关叙述者的可靠性等问题对《黑猫》进行分析。
《黑猫》是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开篇的,一篇小说的完成,不可能没有作者的介入,而作者常常隐蔽在作品的人物事件和话语形式后面,渗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坡选择了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述方式,使叙述者与故事的距离较近,更能给读者一种真实感。且为了更深刻地解剖“我”这个人物的心理,采用第一人称最为直接。而采用回顾性方式叙述,是因为“当被叙述事件过程在文本中呈现为先前事件,在观察之前已经完成,我们面对的显然就是叙事回顾,即对早先已然事情的重构,把早先的状态和事件组合成具有统一结构和意义的总体。”(赫尔曼2002)回顾性叙述使“我”可以任意调整与故事的距离,时而抽身事外,给予分析评论,为主观的叙述添加上看起来比较客观的总结。
叙述者作为“隐含作者所创造的因素中的一种。”(Booth1983:73),担负着文本、作者与读者交流的重要功能,关于叙述者的功能,修辞性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家费伦提出,叙述者完成三个主要功能:报道人物和事件;读解人物和事件;从伦理上评价这些报道和读解。对这些报道、读解和评价,作者可以表示赞同,也可以背离。赞同则表示可靠叙述,背离则为不可靠叙述;同时,叙述者的不可靠既可体现为完全扭曲,也可体现为不完整。这样就有六种不可靠:错误报道/不完整报道;错误读解/不完整读解;错误评价/不完整评价。(费伦2008:40)可见,叙述可靠性是读者建构文本意图,与作者交流的重要考量。
在《黑猫》开篇,叙述者强调自己所要叙述的故事“极其荒唐,而又极其平凡,我并不企求各位相信,就连我的心里都不相信这些亲身经历的事,若是指望人家相信,岂不是发疯了吗?”。(陈良廷2003)使读者在迫切想了解故事的同时,对叙述报道事件的可靠性基本不会怀疑,首先,叙述者一再强调不企求读者能相信这离奇的故事,以退为进,反倒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与对其真实度的信任;其次,叙述者称“不过就算明天我就死到临头了,也要趁今天把这事说出来好让灵魂安生。”(陈良廷2003)报道事件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故事由对“我”的性格描写真正开始,叙述者建立了一个善良温顺、特别热爱小动物的“我”的形象。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我”在酗酒中变得脾气暴躁,开始虐待起妻子和家养黑猫普路托,甚至因为手上被轻轻咬了一口就剜掉了黑猫的一只眼。善良的“我”的形象开始坍塌,但还不失可靠,因为“我”毫不避讳自己犯下“暴行”的过程,正是这种毫无掩饰的描述,将“我”内心的邪恶完全暴露在读者的评判之下,加强了报道的可信度。另一方面,“我”在叙述过程中将自己追忆往事评论也加了进去。在剜下普路托一只眼后,文中写道:“Iblush,Iburn,Ishudder,whileIpenthe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