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留巷W型与Z型通风系统技术应用.docxVIP

沿空留巷W型与Z型通风系统技术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50120沿空留巷W型与Z型通风系统技术应用

?

??

?

?

?

?

?

?

?

???

?

?

?

?

?

摘要:在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设计合理的通风方式可以减小工作面的漏风量,同时还可以减小通风阻力。为了进一步对沿空留巷通风系统的研究,本文将结合50120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优化沿空留巷段原有的矩形通风系统,设计W型与Z型通风系统,提高综采工作面的通风效果,减小通风阻力。

关键词:50120沿空留巷;W型通风系统;Z型通风系统;技术应用

50120综采工作面原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50120综采工作面介绍

50120综采工作面位于501采区南部区段,西临杨家庄保安煤柱,南至越家庄。地面标高+697.8m~+706.7m,工作面标高+302m~+322m,可采煤层5#煤。走向长度642m,倾斜长度150m,面积96300m2。5号煤为黑色,半亮型,由亮煤及暗煤组成,条带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煤层厚1.97~4.61m,平均厚3.3m,煤层倾角平均6°,无瓦斯,不易自然煤层,煤的工业分类为贫瘦煤。

50120综采工作面现存问题

50120综采工作面在通风系统设计时,空留巷段采用的高3.3米宽4.5米的矩形巷道。其留巷前原岩巷道支护断面图如图1.1所示,其采空区留巷段支护断面如图1.2所示。根据这种矩形巷道结构,50120采空留巷段通过硅锰钢挡矸柱与铁丝网铺设人工假墙,该人工假墙示意图如图1.3所示。根据实际使用发现,通过架设的人工假墙组成的通风系统,密封效果较差,存在严重的漏风风险。

图1.1留巷前原岩巷道支护断面图图1.2采空区留巷段支护断面图

图1.3采空区留巷段人工假墙示意图

50120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优化

系统方案设计

为了更好地解决漏风严重的现象,公司决定根据50120综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将50120工作面回风巷切顶卸压沿空留巷,作为相邻50126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验证设计支护参数,通风系统方案优化等相关技术实践。50120综采工作面回风巷从切眼向东区段为沿空留巷段。在结构设计上将通风系统设计为“W”与“Z”型通风系统如图2.1所示。

图2.150120沿空留巷通风系统图

优化后空留巷通风系统分析

50120综采工作面是公司第二个以空留巷作为工作面,通过“W”与“Z”型通风系统图可见,在综采面的上中下布置了3条巷道,并在三条巷道的左侧布置“Z”型巷道,“Z”型巷道与“W”型巷道互通。在“W”型巷道中间巷道回风,上下两侧为进风,即通风方式为两进一回。“W”型巷道的进风口与“Z”型巷道进风口联通,“W”型巷道的回风口与“Z”型巷道回风口联通。该通风方式通风阻力小,采空区漏风量相对较小,可减小工作面面采空区瓦斯涌出量,消除传统意义的上隅角。

“W”与“Z”型通风系统优缺点的比较

“W”型通风系统的优缺点

“W”形通风系统是一个回字工作面的中部增开了一条巷道,可以提高工作面通过的极限风量。但是在工作面的中部增开巷道会给回采生产带来很多困难。一般在瓦斯抽放较困难或工作面所需风量不足时,才被采用。

“Z”型通风系统优缺点

“Z”型通风系统可以使靠回风巷处不易产生瓦斯聚集,可以很好的解决总成工作面的出现的瓦斯隅角。但当采空区有瓦斯,而进风巷又难以与采空区完全隔绝时,则瓦斯又会汇集到回风巷口,虽避免了采空区瓦斯涌到工作面上隅角,却使回风巷口处瓦斯易于超限。

原通风系统与“W”与“Z”型通风系统对比

沿空留巷段,漏风系数与原巷道比较

为了监测两种不同通风系统的漏风情况,通过采用相同的检查方法,对两种通风系统沿空留巷段进行瓦斯监测。具体方案为对在工作面回风上隅角安设一个甲烷传感器、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在回风巷距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安设一个甲烷传感器;在测风站各安设一个风速、温度传感器;在距回风巷口10-15m处安设一个甲烷传感器、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一个粉尘传感器。所有传感器应垂直悬挂,顶板完好无淋水,距顶板(顶梁)不大于300mm,距巷道壁不小于200mm。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中间每隔50m再安设一个瓦斯传感器,不间断测量巷道内瓦斯情况。经实际测量发现,原矩形通风系统瓦斯的漏风系数达到了1%左右,“W”与“Z”型通风系统漏风系数约为0.15%。可见,“W”与“Z”型通风系统的严密性远远大于原矩形通风系统的严密性。

沿空留巷段,通风阻力与原巷道比较

在进行两种通风系统对比时,首先假定综采工作面通风量和倾向长度为定值,令原矩形通风系统的工作面摩擦阻力为,“W”与“Z”型通风工作面摩擦阻力为,假定两个工作面的切眼面积、长度和通风量均相同,根据通风阻力与风量的关系,假定巷道段风阻为定值

,矩形工作面段风阻为定值。则矩型和“W”与“Z”型通风方式工作面摩擦阻力可通过式(1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