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20
CCSB05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XXXXX—XXXX
提高玉米种子活力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standardofimprovingthemaizeseedsvigor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24年09月)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XX/XXXXX—XXXX
PAGE
PAGE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月明、郝楠、王成、孙楠、马云祥、叶雨盛、毕文博、吴玉群、王一博、王金艳。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联系电话:024提高玉米种子活力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种子活力检测、玉米亲本种子生产、玉米杂交种子生产等生产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玉米高活力制种技术应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315-2011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DB21/T3210-2019玉米南繁技术操作规程
GB/T17315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T3543.1-GB/T3543.7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7415农作物种子贮藏
NY/T1211专用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3玉米亲本种子生产
3.1选种
生产原种以育种家种子做基础材料,亲本种子以高活力原种种子做基础材料。原种生产原则是一次繁殖,分批使用,连续繁殖不应超过3代。在基础材料中选择成熟度高、粒大饱满、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
3.2晒种
在播种前选择无风晴天将种子摊在向阳处晾晒2d~3d(白天晒晚上收),包衣种子晒1h左右,可杀菌、增加酶活性、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活力。
3.3包衣
对易感病品种的种子采用包衣处理。
3.4选地和整地
生产田要求土层深厚、肥力均匀、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光照充足、土壤PH5.5~8.0、无检疫性病虫害等。前作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秋翻,做到根茬翻埋良好,耕深18cm~25cm,耕后及时耙、压、注意保墒,在秋季达到可播种状态。
3.5隔离
原种生产田采用空间隔离时,与其他玉米花粉距来源地至少500m。采用时间隔离时,花期间隔时间应在25d~30d以上。采用山岭、村庄、树林等自然屏障隔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短空间隔离距离。
3.6播种
辽宁春玉米播种期在四月中下旬,土壤耕层5cm~10cm,地温稳定通过8℃~10℃,土壤含水量达到15%以上时即可播种。采用机器单粒播种,播种深度以3cm~5cm为宜,种植密度为3500株~5500株/亩,确保苗齐苗壮。
3.7施肥与灌溉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应在500kg~1000kg/亩,结合秋翻地或整地起垄一次施入。化肥以复合肥为主,施肥量为15kg~20kg/亩,结合秋耕深施入或早春结合整地深施于耕层。在玉米拔节期以刨坑深追施或垄沟深追施的方式一次性追施氮肥15kg~25kg/亩、钾肥5kg/亩。结合施肥要及时浇水,尤其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沟灌30~50m3/亩,根据土壤墒情调节灌水量。
3.8去杂
在玉米苗期、雄穗散粉前和收获前应及时去除杂株、劣株和病株。要根据亲本的叶色、叶鞘色、叶宽窄、生长势、株型、株高等特征严格进行去杂。原种生产田杂株率不得超过0.01%,脱粒前去除杂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1_T1498—2024优质稻绿色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1_T1494—2024蔬菜价格信息采集与应用技术要求.pdf
- DB31_T1483—2024建筑垃圾与工程泥浆再生自密实填筑技术规程.pdf
-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9部分 灰飞虱.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10部分水稻纹枯病.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11部分 马铃薯晚疫病.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12部分 地下害虫.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7部分粘虫.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6部分花生叶斑病.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2部分玉米大斑病.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