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科幻新浪潮的“革命性”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虽然中国科幻在这一时期归于沉寂,但其他领域的革新发展,包括未来学研究、控制论与信息学、量子物理学、混沌理论等等,为科学与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促成了各种思想与创作实验,挑战了单一型的意识形态话语,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多元并包的思想体系。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刘慈欣和韩松开始了他们辉煌的写作生涯。在刘慈欣的《中国2185》和韩松的《宇宙墓碑》等早期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两位作家对于理想主义退潮的反思。无独有偶,刘慈欣和韩松的出现,恰逢中国幻迷团体和网络社群的快速发展,这些都为晚清之后新一轮动真格的科幻新浪潮奠定了基础。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显现出某些与一百年前的晚清相似的地方,新兴媒体层出不穷,科技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未来的期望也总是笼罩于某种焦虑之中。确切地说,互联网为新作者提供了自由发表作品的平台,给诸多幻想文学留出巨大发展空间,而中国的文学场域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中国科幻“新浪潮”的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文化条件。

通常来说,科幻文学属于“类型文学”的范畴,但中国科幻新浪潮却挑战了“通俗”和“严肃”的边界,它动摇了文学领域既定的秩序结构,通过颇具冒险性的思想和文体实验,推动了文学范式的转变,赋予文学想象力以新的意义,丰富了科幻在政治、伦理以及认识论方面的内涵。可以说,中国科幻新浪潮自其诞生,便一直处于同其他类型文学甚至主流文学的较量之中,尤其是以模仿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文学,以此建构起一种新的文学模式——我将其称为“不可见的诗学”。

我认为,中国科幻新浪潮之所以独一无二,是因为它能够照亮“不可见”之物,这也是新浪潮诗学变奏中的关键因素。很多作品的叙事重心,都是对于“不可见”的再现:刘慈欣在《三体》三部曲中在人类文明和宇宙整体的层面上塑造了“黑暗森林”法则,书写了高维宇宙和未知的物理规律,表现了人们对于宇宙的恐惧以及由此产生的崇高感;韩松在《医院》三部曲中书写着幽暗生态中的后人文主义生命主体,从“幽暗意识”和“非思”的角度出发,展现出人类如何与藏于幕后的非实体智能算法网络相对抗。对于当代中国科幻,看到不可见之物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这会唤起一种“看的恐惧”,而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这种恐惧,我们便能够直面由于未知和不可预测性产生的神秘感,得到终极启示。

“看的恐惧”这一概念概括了我多年研究的核心,也是中国科幻新浪潮作品的总体特征。当然,想要看到不可见之物,就需要有勇气承担起寻求真相的艰巨任务,而这些真相很有可能背离我们习以为常的惯例与常识,与“平滑”的表面现实相抵触。通过对现实的超越,中国科幻新浪潮不仅解构了政治、艺术和科技所预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且还重新定义了何谓“现实”本身。所以,科幻小说的情节设计与叙事伦理息息相关,它试着打破传统的可知现实,果敢地进入一个不可见的幽暗世界,探索这里普遍存在的“褶曲”,以此“生成”新的主体性。科幻小说有意识地打破现实主义模仿论的辖域,在有关“现实”的平滑乐章中奏响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对于新浪潮作家来说,小说中的再现过程不受现象世界以及传统社会结构的约束,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其他方式,来与现实主义模仿论论争现实的本质和真相。

(摘自宋明炜《中国科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材料二:

人性的复杂、丰富,尤其是人文主义兴起以来,被照亮的那些人性褶皱,褶皱内部隐藏的欲望法则与机制,对此的观照与摹写一向被视作科幻文学的软肋,正因为这一软肋,科幻文学才在精细的划分原则下,被归入类型文学,长期被当成文学大家庭的次一阶存在。时至今日,在对人性洞察的深广度上,科幻文学仍旧无法与传统文学相抗衡,但作为一种惯于以人类整体为实际或象征性观察对象的书写方式,科幻文学已然发展出独特的路径,经由此,我们能获得此前从未有过的观察人性的角度,或者那些因为传统文学过于细碎的沉浸,而逐渐被忘却的人性图景宏大的一面。

在科幻文学之前,人性很难离开“人”的范畴,无论是观察的主体,还是对象。此前的文学也进入“非人”之中,譬如动物乃至植物,譬如神仙精怪或者被信奉为唯一的造物主,但这些都是对人的拟想,无论离人远近,较之于人或高或低,在人性的角度上,他们是和人站在一边的,他们或许让人畏惧,但却不让人陌生,或感到不安,进而对“何为人”产生强烈的怀疑。科幻小说第一次让人类直接面对与其相似并极有可能取而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