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研哉作品为例试析通感修辞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docx

以原研哉作品为例试析通感修辞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以原研哉作品为例试析通感修辞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

?

谭逸夫胡睿

摘要:通感是文学艺术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设计中也有近似的概念,原研哉称之为“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人有五感,这五种感觉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是作为整体构成了对我们对日常生活的记忆,从而在感官上产生共鸣,设计的通感也就随之发挥作用了。本文拟从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入手进行分析,从具体实例中探究平面设计中艺术通感的视觉表现。进而更好的运用到设计实践中,为丰富设计思维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艺术通感;原研哉;视觉表现

中图分类号:J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149-02

一、绪论

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再到当今数字媒体时代。时代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导致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更迭,人们对于平面设计所传达的信息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心灵震撼,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通感又称为“移觉”,它本是文学中的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的是借联想而引起的感觉挪移。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提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又如苏轼写牡丹的名句:“一朵妖红翠欲流”,就是利用了通感的概念,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既“红”又“翠”的颜色,诗人的用意其实是借色彩的虚实搭配,表现自己的感受。“翠”在这里只有感情价值没有“观念价值”。现如今随着各学科的发展和交融,“通感”这一概念不断被引人到艺术学、美学等学科领域,尤其是在艺术领域的运用形成的“艺术通感值得我们的关注。

研究发现,人的五感之中,作为信息获取主要渠道的视觉感受是最为敏锐的,其次是嗅觉、听觉与味觉,排在最末的是触觉,且人类的感官系统彼此之间也会互相作用,例如视觉对触觉有影响,嗅觉对味觉也会产生影响,感官系统在交互作用之下,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当代,以原研哉为代表的日本设计师主张应通过由此及彼的手段与形式,充分调动受众五感的互通,将平面设计从一成不变的表现方式中解放出来。让人们获得更为多样的体验。通过剖析原研哉的设计案例,可以解读其优良设计背后的依据,为丰富设计思维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及视角。

二、艺术通感的原理

(一)艺术通感的概念

艺术通感指的是设计者在从事艺术学科的创作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受众的感官互通,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对于设计工作者来说,将艺术通感运用到创作中,能够有效的唤醒受众脑海中关于设计作品所表达出的类似影像的记忆,调动他们五感的相互交融,从而产生通感体验。这样一来,受众在从设计作品中收获审美体验和情感上满足的同时也对艺术作品产生了共鸣和深刻的印象。

从欣赏者角度来看,通过欣赏和感受艺术设计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艺术符号及艺术元素,产生了通感感受,对所欣赏的设计作品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与认识。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有利于欣赏者更深入地了解设计者所要传达的对于美的认识,以及该设计作品的核心和灵魂,并且在欣赏者与设计作品的对话、交流、沟通中使欣赏者参与到作品意蕴的创造中来,结合自身的感受对于设计作品产生新的艺术认识。

(二)艺术通感作品产生的原理

从主观方面来说,设计作品之中通感感受的传达,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文化层次、认知结构、心理定式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所以基于这样的影响与制约,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与创作的过程中,注重对大众体验的把握与拿捏。

从客观方面来说,若要唤起受众群体的通感体验,作品本身必须给他们似曾相识的感受。沃尔夫冈·柯勒(WolfgangKohler)认为:“有机体并不是凭借局部的各自独立的事件来对局部的刺激发生反应的,而是凭借一种整体性的过程来对一个现实的刺激丛进行反应,这种整体性的过程作为一个机能的整体,乃是有机体对整个情境的反应”。由此可见,当各种感觉相互交织作用于同一对象时,会形成了一个更为完整的知觉场,在这个新的知觉场里,受众群体在感知对象的光、形、色等视觉特性的同时,又能产生其他的感官感受,从而在感知之中补充并丰富了整个情境。

简而言之,我们的设计作品所希望传达的思想情感与意图应与受众之间要保持着一种亲切而友善的关系,既能在部分上让受众领悟到所要传达的理念与信息,又要在总体上传达出主题的同时,引发受众的主动参与与联想,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感受。这两者之间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同时我们也应增强作品的创新度,不断提升作品层次,以此作为吸引受众的闪光点,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运用符号元素来传达情感。

三、原研哉设计作品中“艺术通感”的运用

原研哉认为:“人不仅仅是一个感官主义的接收器官的组合。同时也是一个敏感的记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71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