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高校教师育人机制探索
?
?
戚凤芝陈肖东
摘要:新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将“立德”与“树人”二者辩证统一,将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任务,转变为将道德培养与素质培养相统一的育人任务,这是一次教育机制的改革和创新。高校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凝练经验,让“课程思政”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并践行,通过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工作模式的优化,积极探索和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的育人机制。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师主体三全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7-0029-03
争做“四有好老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出的标准和要求。高校教师要积极探索“以生文本、以文化人、三位一体、向德而行”的工作理念,不仅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课程思政”,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品格,积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师开展好育人工作、培育精英人才,对于实现党的教育目标、完成学校的育人使命、培养优秀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育人机制的培育
大连理工大学是全国“三全育人综合试点高校”,学校要求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1]。学校要求年轻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教学观摩,专门配有培养人(一般为教授)督导其养成良好的教育素养。学校的“两课”教师一方面加强科学研究,进一步发掘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理论精髓,加强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勇于革新教学方法,让思想政治理论以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进入青年学生头脑,争取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学校的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让党的理论、政策、方针进课堂、进头脑、进网络、进学生活动,让大学生在与优秀理论潜移默化的接触中,将理论内化,进而激发其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谊。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辉煌的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赢得过世界的尊重;也曾经饱受凌辱,在危难中苦苦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学校鼓励所有教师要主动凝练和发掘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史观,激发大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懂得:大学生是民族的栋梁,除了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别无他路。大学生不仅要求学真知,更要探求真理、提升道德,了解自己学习知识最终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用,而并非仅仅是满足自身温饱的一己之私,只有勇担时代责任,才能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十九大报告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在胸怀理想、坚定信念的基础上,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这是对大学生勤奋学习、锻炼本领的最大鼓舞。大连理工大学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以学习为本,发扬“学在大工”的优良传统,采取主动介入、积极疏导、正面激励、循序渐进等工作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激发主动学习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切实提高和全面发展。
二、教师育人机制的建构
1.以德为先,建设理想信念塑造工程
大学教育从德育始。如今的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一日千里。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扑面而来,多元化的西方思潮也侵入到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大学生群体是知识的代言,更是信仰的火种,如果失去了对党和国家忠诚,他们的发展最终将成为无源之水。“两个百年目标”树起了新胜利的里程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彰显了党和国家战略的新布局;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个人道德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建设美丽中国志在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十九大報告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准确而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阐述了党代表人民所做的英明决策。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教育的优秀资源和素材,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引导学生爱党、爱国。
2.知行合一,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能力和素质是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要实现这一价值目的,根本上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此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2]。在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大学生能否担当责任,决定了未来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要以理想信念为根本,培养爱党、爱国、奉献的行业精英。由于一些错误的目标导向,有些教师把“能够让学生顺利毕业”作为培养目标,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让学生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固然是一个目标,但只是我们教育的基本目标,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把学生培养成引领时代、服务社会、立足前沿的行业精英。而大学生成为“精英”的前提条件,不仅需要个人完善的综合素质,更需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