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噵越嶲东路历史意义初探.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古噵“越嶲东路”历史意义初探

?

?

阿木布哈

摘要:“越嶲东路”是连接南方丝绸之路东、西两路之间的商旅通道,也是重要战略要道。本文就经嘉州(乐山城)至海棠镇西(甘洛)相关线路的走向、开通时代及历史沿革作了简要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历史意义进行了浅析。以供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了解参考。

主题词:越嶲东路历史意义初探

一、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越嶲东路”

“丝绸之路”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正式提出的、指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东西方商路和交通路线。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正式开通了从中国西北通往欧洲大陆的陆路通道一西北丝绸之路。

相对于西北丝绸之路、史学家把从成都出发南下经云南、贵州、两广在东南亚、南海、印度、西亚、欧洲的国际商道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以成都平原为起点,向南分为东、中、西三线。西线即是《史记》所称的“蜀身毒道”。从成都平原经云南至缅甸,西行至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再至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地区,这条纵贯亚洲的交通线,是古代欧亚大陆途程最长、历史最悠久的交通大动脉之一。西线又分东、西两路。东路称“五尺道”(又称“石门道”)经四川乐山、犍为、宜宾、云南大关、昭通、曲靖,西折经昆明、楚雄至大理;西路称“清溪道”(在不同时期又称“牦牛道”或“零关道”),从成都出发,经四川双流、新津、邛崃、雅安、荥经、汉源、甘洛、越西、喜德、泸沽、西昌、德昌、会理、攀枝花、越金沙江至云南大姚、姚安,西折至大理。由此东、西两路在大理会合。东、西两路之间有三条横向支线连通,分别是:平羌江道(起于嘉州止于雅州)、越嶲东路(又被称为“镇西古道”,在乐山称为“阳山江道”,起于嘉州止于甘洛海棠)和安上道(起于宜宾止于西昌(l》。

“越嶲东路”(因甘洛县1956年12月始建,历史上现甘洛隶属于越崔,所以此道进入今甘洛境后称为“越嶲东路”,又被称为“镇西古道”),此道起点是嘉州(乐山城),水路取道大渡河,旱路部分走向与大渡河一致,大部分地段则与今乐山到峨眉,再到峨边的公路一致,离峨边后经金口河(宋时称普雄乡,其地属于大理国虚恨部(2》、翻梅岭顶、下龙门沟(甘洛阿兹觉)、老木坪(今吉乃彝各)、进入阿兹觉“灵道县”(蜀汉时称新道县,两晋时称为护龙县,宋时称新兴县)境(3),经开建桥、苏雄、下自物山“解莫”(驮运路)到煖带密(1838年开市,始称“大兴场(4)”,),经大菩萨至海棠后与南方丝绸之路西线清溪古道相汇。

二、“越嶲东路”开通与沿革简述

“越嶲东路”的开通或以为在唐代,但由于符溪和金口河均發现战国晚期蜀人墓葬,故极可能在战国晚期此道己成为民间通道,并为蜀人南迁时所取用。蜀汉于阿兹觉设新道县(灵道县),建安二十三年(218)越嶲叛军高定围困新道县(灵道县),犍为郡太守李严率骑兵驰援。当时清溪古道(零关道)不通,其后22年张嶷任越嶲太守后,才重新开通(5)。由此,很可能蜀汉时,因战略需要,“越嶲东路”一度成了官修的官道。

明代,明朝廷多次官修“越俺东路”,但修建线路重心有所调整。从嘉定州起,经苏稽、符溪、罗目、高桥、龙池、射箭坪后,过虎皮岗(今峨边新场)、大渡河经沙坪到罗回(今金口河永和镇)分左右两路。左路基本不变,左路罗回(今金口河永和镇)、安上、梅岭项后直接进入甘洛境龙门洞(甘洛阿兹觉)、老木坪(今吉乃彝各)、开建桥、舒快(今苏雄)、煖带密(田坝)、大菩萨到镇西驿接零关道,“越嶲东路”因此又被称为“镇西古道”;右路逐渐成为线路建设重心,右路经罗回(金口河)、天池、松坪、至青刚寨(今乌斯河地。此处分岔过大渡河到甘洛乌史大桥,翻大、小老木坪与左路汇合)、马烈,到清溪县(汉源)接零关道达镇西(“越嶲东路”因此又被称为“阳山江道(6)”)。

1987年,文物普查时,在甘洛县海棠小学内(明时的镇西守御后千户所衙)发现一记“重修越嶲东路”碑,己成残碑。碑宽0.6米,高0.51米,厚0.1米,两边有波纹雕刻。残存字样有皮堡公馆名,里程是三百二十里,残碑主要记叙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年)景川侯曹震复设“眉州、峨眉至建昌(古)驿道”和“嘉靖已亥(1539年)宪使富好礼……命宁越指挥丁整,率诸边土目,自镇西之首涂,随山刊木,缘罗回之境而东……,凡为戌堡五:日小菩萨、日黑麻沟、日一碗水、日板房、日金口河;为公馆四:日舒快(今苏雄)、日老木坪(今吉乃彝各)、日回(罗回,今金口河永和镇)、日射箭坪,堡馆置连三百余里……”。这是修复越嶲东路古驿道的事实和经过。此碑存放在甘洛县文化馆内。

从镇西碑记《修复越嶲东路记(7)》中,有四层含义:一是明洪武年间(1368年一1398年)此路畅通,碑中记述“国初景川侯曹震来略蜀(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谓有古驿以通越嶲,盖利其风候宜人,番酋音顺履坦,而道里捷尔、今废道陈迹具在,盍而治复之

文档评论(0)

133****64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