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转内销现状分析-分析内外贸一体发展下供应链合作模式的转变.docx

中国出口转内销现状分析-分析内外贸一体发展下供应链合作模式的转变.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中国出口转内销现状分析

分析内外贸一体发展下供应链合作模式的转变

?

??

?

?

?

?

?

?

?

???

?

?

?

?

?

一后金融危机的内外部宏观经济环境

(一)内部宏观经济环境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作为产业大国,中国企业长期集中产业链低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瓶颈。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出口贸易,更暴露经济结构过分依赖贸易和投资等问题。国家领导层深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方可实现持续发展。面对“人口红利”日渐退减、部分省市地方出现“民工荒”现象,国家正积极协助和鼓励企业转型升级、走向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较高增值部分,同时,继续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收入与改善收入分配,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的主要政策。

2.出口退税调整,出口企业压力增加

从2010年7月中起,中国取消406个税号的产品出口退税。这是自2008年以来连续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之后,首次出台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政策。外界普遍预期,长远而言,中国将逐步减少对出口的税务优惠,特别是针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的产品。面对出口退税的调整,加上通胀预期升温、原材料成本大幅提升、用工成本增加、汇率波动等各种不利因素,将增加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并导致毛利水平进一步下跌。为应对此情况,过去集中经营外贸的企业,纷纷开始考虑涉足潜力庞大的内销市场。

3.居民收入增加,城镇化加速,本销市场庞大

自1996年起,中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速为1.3%,高于世界城市化的年均增速0.3%~0.5%。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达46.6%,城镇人口有6.22亿。随着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加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创造大量消费需求,并为中国经济带来长远的增长动力。事实上,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59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9年的12.5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逾15%。

(二)外部宏观经济环境

1.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未稳固

尽管全球不少国家的GDP增长回升,可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未稳固,债务危机并未完全消除。近期的经济数据表现参差,欧美两个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态度依然审慎,金融风险还未完全消除,加上各国的退市政策有可能导致投资市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全球各国不断推出贸易保护措施和展开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全球经济复苏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目前,企业的库存量仍然偏低,订货量少,而且短期订单增多,这显示消费信心未完全恢复,消费市道未全面好转。故此,距全球经济复苏还有一段时间,过去依赖欧美市场的中国出口企业开始思考“两条腿走路”,并关注中国内销市场的发展潜力。

2.加工贸易带来巨额贸易顺差,带来沉重的外部压力

2010年,中国一般贸易的进口额为7679.8亿美元,出口额则为7207.3亿美元,已是自2009年连续第二年出现逆差。目前,中国的贸易顺差来自加工贸易[1],2010年的顺差便为3229亿美元,相当于同年总体顺差规模的1.76倍。来自加工贸易的巨大顺差和外汇,成为不同国家向中国筑起贸易壁垒的理由,贸易伙伴对中国金融改革亦提出更高的要求。故此,国家正逐步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减少其占整体出口的比例,以缓和贸易失衡的情况。从企业的角度,尽管近月的外贸情况好转,但经金融危机一役,企业深明必须转变以往依赖出口市场的模式,并采取内外贸兼营的策略,把视线从过去集中“中国制造”和“中国采购”转向“中国销售”。

1981~2010年中国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情况见图1和图2。

图1中国加工贸易情况

图2中国一般贸易情况

二生产商、批发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合作和经营模式的转变

为适应内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转变,特别是在出口转内销的趋势下,供应链上的参与者包括制造商、中间商(如批发、经销代理)和零售商之间的合作模式出现变化。下文将从生产商、中间商和零售商的角度,阐释他们必威体育精装版的经营策略。

(一)出口主导的生产商

1.向上下游两端延伸,提升附加值

面对“渠道为王”、零售商掌控话语权的形势,部分生产商为摆脱无品牌、无渠道的弱势,开始向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延伸,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上游延伸:由OEM(委托制造)到ODM(委托设计制造)或OBM(自主品牌)。强势品牌意味着较强的定价及成本转移能力,品牌商甚至可以主导产业链。不过,长期以来,加工贸易企业多从事贴牌生产,较不注重研发设计和建立自主品牌,不利于打入内销市场。有鉴于此,有部分厂商已开始投入品牌和设计,利用品牌效应辅助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自主品牌的确立需要长时间的经营和大量的资源投入,由OEM转向或兼营ODM或OBM亦不可一蹴而就,故此,有部分尚无品牌的企业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