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审美态度
目录第一节心理距离第二节虚静
在审美活动的构成元素中,审美对象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审美态度与日常生活态度有联系,经常发生由后者过渡到前者的情况,甚至出现二者交织在一起而难以区分的情况。但二者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审美态度有两个特性:一是审美态度具有随机性。二是审美态度具有专注性。“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中西方思想家都注意到了审美态度的重要性,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理论:心理距离与虚静。
距离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最初用来指空间、时间相隔的长度。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欣赏艺术,“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适中的距离才能领略作品的美的魅力。第一节心理距离
英国心理学家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说,用来解释审美活动发生时主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距离不是空间、时间的距离,而是一种主观态度。心理距离便指主体不以现实功利态度来看待对象,而抱以非功利的态度。保持这种心理距离,才能把主体从焦虑、烦躁、恐慌、实用的境地中解脱出来,以新的眼光去审视对象,发现司空见惯的东西的奇光异彩,领略到一种功利的“我”难以企及的审美之境。
(雾中航行qj6541104429)
布洛所说的心理距离指的就是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本身的分离,与人的实际需要、道德、目的、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充分注意到了主体进行审美活动应持有的心理状态,指出了这一心理状态的特性。只有超脱现实功利关系,才能以一种非功利的态度观照对象,在主客体间确立审美关系。
中国古代对审美态度有着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整体来看,古人认为,要想进入审美,主体必须具有游心闲趣的心胸,才能展开审美活动。如何做才能达到虚静的状态呢?老子认为需要做到“涤除玄鉴”。正是因为排除了外在的干扰,人的感官和精神进入了空虚的状态,为审美的顺利开展开拓了空间。第二节虚静
游心是审美活动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做到游心呢?这就是“闲”。闲是生存状态的脱离,即直接从功利活动中暂时摆脱出来。闲中生趣,这里的趣,便是审美的情趣。也就是说,闲适的出现,使得主体生出审美的情趣,确立审美的心态。
本章结束
第四章
审美心理
目录第一节感知第二节联想想象第三节情感第四节理解
感知分为两部分:感觉与知觉。感知是人与世界打交道的基础,是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感知获得的相关信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感性形象,这就是表象。第一节感知
想象指人们在头脑中改造已有的表象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能力。联想仍然要以当下的直接对象为基础,在当下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联系。第二节联想想象
想象可以分为两种: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想象是人类一切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必要条件,是构成审美经验的要素。在想象中,主体可以打破区别与对立、边界与局限、逻辑与规范,乃至物与我、彼与此、有与无的界限。主体可以自由地创造,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彰显人的自由本质。
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突出的因素,也是审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情感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求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在对象的感官刺激下,主体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第三节情感
感物兴情探讨的是情感的生成,即情感从无到有。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具有驱动作用,推动审美活动的深入展开。聆听《梁祝》,开始演奏呈示部,情感被激发,从无到有,起始较为微弱;展开部,情节不断推进,情感的力度、深度会逐渐加强,直至投坟时达到高潮;再现部,化蝶情节,情感在回味,直至消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体验过程。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随着审美对象和情境的变化,情感也会发生改变,在不同内涵间不断转换、跳跃。(《梁祝》)
情感具有弥散作用。情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情感扩散到所有的意象,并将其浸染上同一感情色彩,形成了整体性的情境。对于审美活动中的情感,德国美学家立普斯提出了移情说。移情就是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移入到对象之上,使得人在对象之上感到人的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美感。美感不是对对象的感觉,而是主体自己身上的价值感觉。
审美活动虽然是一种感性的直观行为,但离不开理性因素的参与。人的存在虽是理性内容,但其呈现方式却是感性的,蕴含在审美意象和境界之中,以形象可感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是审美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关键之处,也是审美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审美活动中的理解不是一般认知,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思维阶段。理解渗透在感知、联想想象和情感之中,潜移默化的发生着作用。理解需要相关的知识储备,这里的知识是关于对象的知识储备。第四节理解
本章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美育》 课件 模块二审美经验 第五章 审美快感;第六章 审美趣味.pptx
- 《大学美育》 课件 模块三自然审美 第九章 人生智慧之美;第十章 自然审美新境界.pptx
- 《大学美育》 课件 模块三自然审美 第七章 感性表象之美; 第八章 情景交融之美.pptx
- 《大学美育》 课件 模块四 第十二章 生活美;第十三章 技艺美.pptx
- 《大学美育》 课件 模块四 第十一章 人之美;第十二章 生活美.pptx
- 《大学美育》 课件 模块五 第二十二章 光影交织的摄影艺术之美;第二十三章 即景即情的戏剧艺术之美.pptx
- 《大学美育》 课件 模块五 第二十四章 时空综合的影视艺术之美;第二十五章 虚拟交互的新媒体艺术之美.pptx
- 《大学美育》 课件 模块五 第二十章 纵横拓展的建筑艺术之美;第二十一章 情景交融的园林艺术之美.pptx
- 《大学美育》 课件 模块五 第十八章 以象达意的绘画艺术之美;第十九章 动静相宜的雕塑艺术之美 .pptx
- 《大学美育》 课件 模块五 第十六章 化身为艺的舞蹈艺术之美;第十七章 笔墨生辉的书法艺术之美.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