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思课堂建设初探
?
?
杨宗舒
【摘要】逆反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时表现出的逆反心理是尤为突出。学生一旦有了逆反心理,将严重影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构建学思课堂就要探析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逆反心理、具体表现,对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逆反心理;原因
G633.2B2095-3089(2017)12-0087-02
为了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除了有一套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教材之外,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一说法治,立马和法律扯上关系,而法律通常都是很枯燥的条文,学生难免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因此构建《道德与法治》学思课堂很有必要。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一)意识上的逆反
1.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无用
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学与不学、学得好坏都无所谓。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大力发展经济,不少初中学生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理论很空洞,都是讲大话,只要学会应付《道德与法治》考试就行。于是,很多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都不大重视。
2.对正面教育从负面思考
当代中学生由于年龄问题缺乏实践经验,有些学生对社会中的一些阴暗面不能正确认识,往往以自己所谓的新思路对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消解,造成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混乱,使得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更加淡漠,最终影响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行为上的逆反
1.课堂参与度不高
由于很多学生都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无用,在中考中又是开卷考试,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对老师的讲授根本听不进去,课堂参与度很低。这种形势一旦形成,就很容易陷入了学生不想听讲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不认真备课老师讲课没有激情学生不想听讲的这种恶性循环。
2.课外实践的消极表现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学生一旦形成逆反心理,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怀有漠视或怀疑,甚至是抵触和排斥的态度。
二、初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逆反心理的成因探析
初中学生在学习《道德與法治》课时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即学生自身的因素,同时也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因素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一)教法失当,是造成学生学习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
老师的威信是影响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推力。一个老师如果有威信,在课堂上教学生,那么他的学生也会听他劝导,好好学习。反之,如果老师没有威信,学生对其传授的,即便是真理,学生都对他反感、厌恶,相应的在学习对该门课程时就会有逆反心理。
(二)学生认知的偏差是造成学习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
初中时期,尤其是在青少年青春期,这个阶段,身体发育急剧变化,是生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心理相应的也在发生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逆反心理的条件和因素。
(三)教学管理滞后是造成学生学习逆反心理的外部因素
直到今日,应试教育和升学教育的环境尚未得到根本转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普遍的误解是只强调智力,忽视心理素质教育。老师围绕着升学的指挥棒转,学生死记硬背现成条文,以应付考试需要,很多学校对《道德与法治》老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只有考试成绩这个唯一标准。
(四)不良风气的干扰是造成学生学习逆反心理的环境因素
心理是对客观环境的反映,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逆反心理和社会环境中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在的初中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崇拜权威、书籍、传统,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需要和对知识的追求,课堂上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只是相对的,不再拥有绝对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加上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贫富分化,腐败现象严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泛滥。这些不良风气通过互联网和媒体放大,和积极正面的《道德与法治》课内容有反差,这种反差势必对初中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世界观,人生观还不成熟的初中学生开始质疑《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的真实性,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逆反心理。
三、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逆反心理的解决对策
鉴于以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途径对学生学习政治课逆反心理进行干预。
(一)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不仅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知识渊博的老师,具有很高的威信,更能吸引学生,学生愿意听从老师。因此,防止和纠正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牢固树立新课程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显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的道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