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爱情悲剧.docx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爱情悲剧.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爱情悲剧

?

?

论文导读::让张生没有安全感而被吓退(《莺莺传爱情悲剧新解》。但更多时候却流露出心底的软弱和妥协。

论文关键词:《莺莺传》,爱情悲剧,性格悲剧反叛,软弱

?

中唐元稹的传世名作《莺莺传》为后人演绎了一部凄美绝伦的爱情悲剧故事。主人公张生和崔莺莺两人由相识到相恋直至情定西厢,相会累月,最终却劳燕双飞咫尺天涯,让人为之掬一把辛酸泪。对于二人的分离,后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人强调张生“忍情”说,“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现代学界多采纳社会学的分析方法,认为张生因婚得仕而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代表人物陈寅恪先生认为莺莺出非名门,甚而有娼妓之嫌,元稹弃莺莺是热衷巧宦的表现。近来有些学者对此提出异议:有的认为崔莺莺性格过于强势,太工于心计,让张生没有安全感而被吓退(《莺莺传爱情悲剧新解》,郭子虎,安徽师大学报2008年11月);还有的学者认为是莺莺身怀六甲奉子成婚不得不下嫁他人(《一个聪慧女人的幸福追求》张淑珍《社科纵横》2008)。如此种种。其实,忍情说不过是作者为了替张生开脱罪责的昧心说而已,张生认为莺莺是“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而且把崔莺莺比作红颜祸水的妲己、褒姒之流,一旦自己娶了她就会“屠其身,为天下僇笑”,认为亲近她会丧德败伦,所以和莺莺分手是明智之举,是“善改过者”。这当然是推脱之语,并不是他们分手的真正原因。而陈寅恪先生的“出非名门”说也有待商榷处爱情悲剧,原文在介绍莺莺的出身是有详细说明“适有崔氏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唐代崔郑均为名门望族,并且从莺莺的高雅气质、以诗传情、精通音乐来看,即使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如元稹妻子韦从,在艺术方面也难以与其比肩。因此,说莺莺的身份是娼妓,元稹缪托高门难以令人信服。而且据史料记载,元稹先仕后婚,并非先婚后仕,巧宦说也难成立。后代学者的莺莺强势说,奉子成婚说,只要细读原文便不攻自破,只是一家之言而已。当然还有阶级分析的说法,说崔张二人的爱情悲剧源于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封建礼教的摧残,是时代的罪孽,是社会的悲剧龙源期刊。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种分析不无道理,但要是把二人的悲剧原因完全归咎于社会,又好像过于粗率。就其种种,笔者认为,崔张二人的婚恋悲剧虽是时代的悲剧,但其中张生的薄幸负情起了决定作用,而莺莺的轻信轻行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张生的劣迹很多作品中都有分析,这里不作赘述。本文主要从莺莺的角度分析二人恋爱悲剧的原因。

元稹笔下的莺莺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她熟知礼法男女大防,却又敢于越雷池而自荐枕席;即选择了曾经拥有,却又执着与天长地久。她对待自己的感情和张生,始终是在两难的心境中,多情而又冷静,放纵而又克制,尖刻而又含蓄,追求幸福而又安于现状,结果她爱也爱的不开心,恨也恨得不痛快。她需要爱情,也向往道德;要求婚姻形式,也不放弃眼前幸福;明知是骗局,偏要飞蛾扑火,酿成悲剧后怪人更要怪己!这种时而不计后果的决绝和时而内心的妥协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

先说莺莺不计后果的反叛。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评价崔莺莺:“《莺莺传》的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名门闺秀,为了追求爱情的幸福生活,反抗封建道德而最终归于失败的女性悲剧,并成为小说中在封建压力下反抗斗争而遭受着牺牲的典型。”(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这一观点为后来学者奉为圭皋,而莺莺自然便是反封建礼教的英雄,成了后代受压迫妇女勇于反抗的楷模。其实这是典型的上纲上线阶级批判的观点。近代的许多学者在谈到古代男女关系时,只要男女相悦不论是私会还是私定,就说是反抗封建礼教爱情悲剧,追求爱情自由;如果少女稍有矜持就说成是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毒害。把一个个白面书生、闺门弱女活画成了一个个勇敢彪悍的一往无前的阶级斗士,在过分强调阶级观念的同时忽视了人作为人的本质特性。其实,爱情不是某个阶级特有的产物,它的存在是不分时代、不分种族的,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一种本能。莺莺不顾礼教男女大防,私情与张生不是源于她的高尚阶级感情,更不能归结为对封建礼教的有意识的反抗,说白了只是她青春期盲目的叛逆,是为了自己本能的需求做出的最本能的反应。这是一种“作”,不计后果不顾将来的自我堕落。其实她完全没有必要欲拒还迎,背着自荐枕席的罪名和张生偷情。通过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莺莺的母亲相当青睐张生,相信只要张生通过正当渠道求亲,是可以实现二人长相厮守的愿望的。后来二人分手后能互通书信、互赠礼物,也从侧面反映崔母是乐见其成的,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莺莺的这一轻率举动最终利人害己,成了张生和她分手的一个理由:“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皑皑如白雪。……幸他人之既不

文档评论(0)

158****1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