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综述.docx

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综述.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综述

?

?

赵雅萍

摘要:随着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备受关注,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课程体系建设问题。文章通过对近十年知网期刊文献的统计梳理,发现目前学者对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是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二是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块、内容的探讨;三是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和保障措施,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礎。同时,现有研究也存在研究视角不够全面,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理论内容宽泛,实证分析不够深入的问题。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早,高职教育呈多元化发展。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改革。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文章对现有学者对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旨在为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更有价值的、更全面的参考与借鉴。

一、研究缘起

学者对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研究由来已久,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本文通过对2009年4月1日到2018年4月1日间CNKI关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研究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得出如表1结果。

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为关键词检索文章1670条,除2016年文献数量略降之外呈逐年递增之趋势,以“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为关键词检索文献676条,随着课程建设研究走向成熟,研究热度稍降;以“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和“产教融合+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为关键词,检索文献分别为128篇和11篇,其中,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从2015年开始,每年平均以2倍的速度增长,也进一步体现了我国“调结构、转方向”时期对高职人才的全新定位。

二、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综述

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研究内容基本涵盖了建设现状、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课程体系的模块建设和具体内容;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和保障措施。为此将其系统梳理,为高职院校未来的课程研究方向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一)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要依托于人才需求及教学现状。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人才培养普遍以知识体系为主,与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差距较大。同时各院校之间教学课程体系相似度较高。荣莉认为高职院校多主体联合开发课程机制有待完善,校企合作趋于形式化,校企深度融合程度不高[1]。关于课程体系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代表观点如表2所示。

对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方案、课程设置与开发及教学方法和过程四个方面,其中提到最多的是课程设置“知识本位”、校企深度合作不明显,课程体系单一缺乏特色。

除上述不足之外,朱益新等还提出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专项和核心课程,重第一课堂而轻第二课堂教育的问题[5];姚成乾等人认为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老化,忽略了社会发展的供需关系[10]。

(二)课程体系模块的构建、开发及内容探讨

在探讨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学者着力去研究了针对某一专业课程体系模块的构建和课程内容的开发。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以下代表观点:

1.在基于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史金虎认为构建产教融合的实践课程体系需形成完善的“工学交融”实训方案,实行多元考核,实现实践岗位与课程的对接[21];所辉提出高职“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要实现产教融合、证赛结合,并多种教学方法同时使用[17]。付裕认为产教融合课程要构建三位融合,“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相融合、“专业理论”和“岗位任务”相融合、“知识传授”和“项目执行”相融合的体系,以提升课程的有效性、合理性、针对性和先进性[22]。

2.在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体系实践方面,张慧敏、林勇、陶亚雄指出了由企业专家与学校专家共同设计的面向ICT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该体系充分融合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技能拓展课程四大模块,注重模块与模块、课程与课程、模块与课程间的过渡与衔接[23]。刘喻、卢晓春、陈玲指出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考虑到全体学生、专业教育渗透以及能够培养精英创业人才的专业化课程三方面[9]。张勇明、李俊彬从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系统阐述了课程体系的构成内容[24]。练飞提出构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途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课程教育、核心课程教育、实践课程、项目的孵化和培育四大部分[25]。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能力为本位,打破原有的实践与理论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