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疽疾病详解.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疾病名:鼻疽

英文名:glanders缩写:

别名:马鼻疽;malleus;maliasmus;farcinia;glanders;hippocoryza疾病代码:

ICD:A24.0

概述:是由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致的传染病。原系马、骡及驴等单蹄兽类较为多发的一种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或染有致病菌的物品而受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发热,呼吸道、皮肤、肌肉等处出现蜂窝织炎、坏死、脓肿和肉芽肿。有些呈慢性经过,间歇性发作,病程迁延可达数年之久。公元前330年Aristotle对本病有所记载,并用拉丁语“Malleus”(恶性之意)命名本病,Apeyrtos(公元375)对马类发生鼻疽作了观察。Royer(1837年)首先描述了人类鼻疽,L?ffer。和Schütz(1882)首次从死于鼻疽的马体中检出致病菌,1985年将此菌定名为鼻疽杆菌(Pseudomonasmallei)。

流行病学:20世纪以前,鼻疽在人和动物中流行很广泛,遍及世界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的鼻疽曾严重流行于欧洲及巴尔干半岛时曾将大量患病的马匹处死,才得以控制。近来许多国家已基本消灭本病,但有些使用马从事生产的国家或地区(亚洲和南美洲),由于防治措施不力,马的鼻疽感染率仍较高(10%以上),危害仍十分严重,因而人的感染机会亦存在。国内迄今乃不同程度地分布于各养马地区,主要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青海、宁夏等地。

1.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的马、骡和驴。羊、猫、犬、骆驼、家兔、雪貂等也能感染鼻疽杆菌。牛、猪和家禽对鼻疽则无自然感染。患者作为传染源亦有可能。实验室工作者因不慎亦可感染此病。

2.传播途径鼻疽的传播途径可能有三种。

(1)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人感染的主要途径。由于皮肤外露或损伤部分直接接触到病马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受感染,尤其是饲料、医疗或屠宰病畜、处理病畜尸体时,鼻疽杆菌经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侵入人体。

(2)呼吸道传播:当病畜咳嗽或打喷嚏时,可通过气溶胶使健康的家畜、实验人员、兽医及饲养员感染。也可因清理病畜排泄物或打扫马厩中吸入含病菌的

2

尘埃而感染。新分离的病菌,致病力较强,可使实验室工作人员吸入感染。

(3)消化道传播:这家畜间鼻疽传播的主要方式。因家畜吃了被污染的水、饲料或牧场的草而感染。人经饮水或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受感染者较为少见,但有因吃病马的肉而受感染的报告。

3.人群易感性人鼻疽常为散发,往往与人的职业有明显关系。本病多发生于兽医、饲养员、骑兵及屠宰工人中,多数为男性,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病因:本病病原体为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mallei)。本菌几经易属,曾命名为鼻疽费氏杆菌(1918年)、鼻疽放线杆菌(1933年)、鼻疽不动杆菌(1964年)、鼻疽假单胞菌(1966年)等。1993年,国际上根据新发现本菌的生物学特性,将其列入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由于国内仍广泛使用鼻疽杆菌这一简称,所以本节也用此名。鼻疽杆菌为微弯棒状杆菌,大小不一,长为2~5μm,宽0.5~1.0μm,多孤立,有时可成对排列,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染色阴性。在脓汁中大部分游离于细胞外,有时在细胞内见到。本菌为需氧性,温度在37~38℃,pH6.8~7.0生长最适宜。在普通培养基上本菌生长不佳,但在1%~5%的甘油肉汤中发育良好,在马铃薯培养基上能产生一层淡黄色蜂蜜样菌苔,以后逐渐变为棕红色。本菌生长较缓慢,一般需48h。正常菌

落为光滑型(S),变异后的菌落可出现粗糙型(R)、皱襞型(C)、矮小型(D)、黏液型(M)或伪膜型(P)等。本菌应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相鉴别,其要点见表1。鼻疽杆菌能产生两种抗原,即特异性多糖抗原和共同抗原(蛋白质成分),后者与类鼻疽杆菌在凝集试验和皮肤试验均有交叉。本菌不产生外毒素,其菌体内毒素的蛋白质部分即鼻疽菌素(mallein)能使感染动物产生变态反应,可作皮试抗原用于诊断。本菌抵抗力较强,在粪、尿中可生存4h,水中生存70天,灭菌的自来水中生存6个月。但在干燥环境中仅生存10~15天,日光直接照射24h或加热56℃15min均可死亡,煮沸立即死亡。在3%煤酚皂溶液、10%石灰乳、2%甲醛中1h即可杀死。

3

发病机制: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菌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侵入人体,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而发现。

临床表现:人鼻疽潜伏期差异较大,一般为数小时至3周,平均为4天,甚至延迟至10年之久。临床上可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1.急性鼻疽起病急骤,皮肤感染部位出现急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