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指南解读.pdf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诊疗指南解读

中山医院SICU郑毅隽

血管内导管类型

按置入血管类型

周围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

按留置时间

临时或短期导管、长期导管

按穿刺部位

周围静脉导管、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锁骨下静

脉导管、股静脉导管、颈内静脉导管

按导管是否存在皮下隧道

皮下隧道式导管、非皮下隧道式导管

按导管长度

长导管、中长导管和短导管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概念

导管病原菌定植(cathetercolonization)

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确认有微生物生长(

15CFU)。

导管相关感染

1.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infection):出口部位2cm内的红斑、硬结和(或)触痛;

或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伴或不伴有血行

感染。

2.隧道感染(tunnelinfection):导管出口部位,沿导管隧道的触痛、红斑和(或)

2cm的硬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3.皮下囊感染(pocketinfection):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囊内有感染性积液;常

有表面皮肤组织触痛、红斑和(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表面皮肤的坏死。可

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4.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留置

血管内装置的病人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1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

感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

在明确血管内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时应注意区别感染是直接源于导管还是因其他感染部

位导致的血行感染。因为有些菌血症导致的BSIs(catheter-associatedBSIs)是继

发于手术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故导管相关的血行

感染仅限于导管感染导致的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BSIs),能够排除其他部位

感染,且导管尖端培养与血培养为同一致病菌。

CRBSI发生率

(2.9~11.3)/1000导管日

影响因素

导管类型:切开留置的周围静脉导管、带钢针的周围静脉导管

经皮下置入静脉输液管、中长周围静脉导管

医院规模

置管位置

留置时间

CRBSI病原体

G+菌

表皮葡萄球菌:主要由皮肤污染引起,约占CRBSI的30%

金黄色葡萄球菌:曾是CRBSI最常见病原菌,目前约占院内血行感染的

13.4%

肠球菌:VRE感染的发生率在增加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

G-菌

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

真菌

白色念珠菌:念珠菌引起的血行感染发生率为5.8%

霉菌等

CRBSI发病机制

腔内途径:短期(1周)留置导管多见

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移行至皮下导管

经血行污染导管端口

腔外途径:长期(1周)留置导管多见

导管接口部污染

输液污染

CRBSI危险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过长(通常置管30天后发生感染)

医院内细菌定植于患者机体

导管相关的医疗操作频率高

插管技术及置管后的护理,无菌操作不严格

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基础疾病(如:粒细胞减少、糖尿病等)

输液系统污染

穿刺部位污染(如:潮湿、渗血、体液污染等,股V颈V锁下V)

静脉导管的材质(某些材料所制导管的表面光滑度差,容易被某些细菌所

附着,如:聚氯乙烯、聚乙烯)

接受静脉高营养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真菌血流感染

单腔导管患者CRBSI发生率明显低于双腔导管

CRBSI病死率

病原菌的种类与病死率有一定相关性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2573例CRBSI的病死率为14%,归因分析CRBSI的死亡率为19%;

文档评论(0)

leet1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