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格式汇总.pdf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格式汇总--第1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格式

一.记叙文

1.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

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

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该词比另一词

的感情更强烈。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

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

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

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

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

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

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2.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

该词与上文2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格式汇总--第1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格式汇总--第2页

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

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

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

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

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

《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

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

儿子的关爱之情。

3.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

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

(1)比喻: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

达了作者对··的··之情。

(2)拟人:将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

性,表达了作者对··的喜爱之情。

(3)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

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表达··4(.

(5)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格式汇总--第2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格式汇总--第3页

(6)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7)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8)叠词:具有音韵美,结构美,语言美,表达··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

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

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

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

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

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

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将知音的传说比作

飓风咆哮,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

鞭策作用。

4.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

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

文档评论(0)

199****23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