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教案.docx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

【核心素养目标】

1.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消除对作品的隔膜。(语言建构与运用)

2.运用猜、读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名著的兴趣。(文化传承与理解)

3.了解并掌握名著的阅读方法。(思维发展与提升)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并掌握名著的阅读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出示两幅鲁迅青年时期和中年时期的图片并提问(图片略):

师:图片一中的人物是谁?图片二中的人物又是谁?这两幅图有什么区别?

生:两幅图中的人都是鲁迅。图一是鲁迅青年时期,图二是鲁迅中年时期。

师:在你的印象中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师:那青少年时期的鲁迅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鲁迅的脚步去《朝花夕拾》中一探究竟吧。

二、合作探究

【目标一:标题解读】

1.出示鲁迅的《朝花夕拾》初版封面。

2.解题:“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朝”就是指青少年时期,“夕”就是指中年时期,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后回忆青少年时期的往事之作。

【目标二:览目录、读小引、明背景】

1.学生浏览目录,明确《朝花夕拾》篇目。

2.解释小引及后记作用。

小引:阅读小引,了解作者写作心境。

后记:对前文插图的解释和对内容的补充。

3.出示小引内容,让学生默读小引再顺势介绍《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他还是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的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其中散文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于1928年结集出版。

【目标三:猜一猜,读一读】

1.看图片猜篇目:出示相关篇目的图片让学生猜出自哪一篇文章。

2.猜一猜作者会在哪个篇目里写童年趣事?写了哪些趣事?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出示文章中的部分精彩片段,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童年的乐趣。

片段一: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片段二: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目标四:《朝花夕拾》读书方法指导】

1.阅读封面,理解书名《朝花夕拾》的含义。

2.浏览目录、小引、后记。

3.精读、略读或浏览相结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目精读,略读其他篇目。

4.做读书笔记:画出关键字词、概括每一篇目的主要内容、品味语言并做批注、书写读书心得。

三、作业布置

1.用两周的时间通读《朝花夕拾》,在摘抄本上摘抄好词好句。

2.找出自己喜欢的片段或篇目并谈谈理由。

3.品味文章的语言,为文章写批注。

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清晰,一步一步推进,将各个部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指向明晰,从鲁迅青年、中年的两幅图入手,过渡到一本书《朝花夕拾》,然后对其开展“识封面,猜内容”的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节课还有值得优化的几个方面:一、设计的教学环节没有梯度,造成重难点不够突出。无论是对“小引”的分析还是“品析童年趣事”,都给人一种浅尝辄止的感觉,没有深入。二、评价过少。在课堂中还要多关注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