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脂膜结构的测定 x射线小角散射检测法》编制说明.docx

《脂质体脂膜结构的测定 x射线小角散射检测法》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脂质体脂膜结构的测定X射线小角散射检测法》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工作简况

任务来源

根据《上海市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3年度第二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沪标协〔2023〕9号),上海市标准化协会下达了编制“脂质体脂膜结构的测定X射线小角散射检测法”的项目计划,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承担该标准的制定工作。

目的与意义

脂质体是由磷脂或类磷脂分子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囊泡。因其具有体内可降解、低免疫原性以及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等优越性能,脂质体在药物递送、基因治疗、功效性护肤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我国对脂质体递送体系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及研发单位致力于脂质体纳米制剂的研究及工业化生产。

对于脂质体药物,理解其处方和工艺制备方法所形成的特定结构,以及结构与药物疗效之间的构效关系是脂质体药物研发及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例如,脂质膜结构的差异会影响药物的装载率、体内滞留时间以及药物释放速率。因此,在脂质体药物的特性分析和质量研究中,除了常规的检验分析方法外,还需要结合先进的分析技术,对脂质体药物的微观结构及其稳定性进行深入探究。

X射线小角散射(SAXS)技术是一种表征物质微观结构的有效手段,可从纳米到微米尺度范围内获取样品全局结构参数和形状信息。利用SAXS技术可以定量表征脂质体的脂膜结构,得到脂质双分子层及其修饰磷脂层的厚度与分布。虽然SAXS技术暂未收载入各国药典中,但近年来随着新型纳米药物特性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发布的多个纳米药物产品研究技术指南中,均推荐及鼓励生产企业采用SAXS方法进行产品相关理化性质表征及质量控制研究。

应用SAXS技术可以获得样品体系内结构特征的统计平均值,测量结果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可靠性及稳定性。在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发布了多个SAXS相关国际标准,内容涉及粒度分布与浓度检测等,但仍缺乏基于SAXS技术的脂质纳米药物结构检测方面的标准。

国内外针对脂质体脂膜结构测定的标准化的X射线小角散射检测方法仍未建立,因此,亟需将该测试方法形成标准化的规范性文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再现性。这对于脂质体产品,特别是脂质体药物的研发与质量标准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起草单位、起草人

起草单位和参与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本标准协作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及生物制品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上海药品评审核查中心、赛诺普(苏州)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安徽国科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及其所作工作如下:

主要起草人有李怡雯、李娜、刘广峰、宋攀奇、张建桥、李秀宏、滑文强、魏晓慧、门永锋、邹爱华、田强、唐毓婧、陆家海、叶宇翔、周一萌、宋良益、程薇、卢永杰。起草人员负责方法制定工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询、收集,试验方法的确定、验证,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撰写、修改。

表1主要工作成员所负责的工作情况

起草人

工作职责

李怡雯

负责标准的编写、检测方法技术方案确定

李娜

负责标准的工作指导、组织协调

刘广峰、宋攀奇、张建桥

负责技术方案优化、验证数据的收集

魏晓慧、卢永杰

负责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李秀宏、门永锋、邹爱华、

田强、唐毓婧、陆家海、

叶宇翔、周一萌

负责标准的工作指导、标准规范化把关

滑文强、宋良益、程薇

负责方法验证

主要工作过程

(1)标准编制项目于2023年8月获得立项,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

(2)2023年9月至2023年10月,根据标准的立项建议,标准编制工作组查阅相关标准、文献等资料,在深入讨论基础上,形成了该标准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3)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标准编制工作组按照项目拟定的技术方案,对样品的前处理条件、检测系统条件等进行了优化试验工作。在国家蛋白科学研究(上海)设施BL19U2生物X射线小角散射线站上,使用符合本标准的技术方法,实现了脂质体脂膜结构的检测。

(4)2024年4月至2024年6月,开展了检测方法的实验室间协同验证试验,由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BL19U2生物X射线小角散射光束线站、上海光源BL16B1X射线小角散射光束线站、赛诺普(苏州)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安徽国科仪器科技有限公司4家单位/实验装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和建议,对本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完善。

(5)2024年7月至2024年8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并提交给上海市标准化协会。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标准的编制原则

本标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