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与《前赤壁赋》景情理对照阅读.doc

《秋声赋》与《前赤壁赋》景情理对照阅读.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秋声赋》与《前赤壁赋》景情理对照阅读

【摘要】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提倡文章简而有法、有补于世,藉变革文风以变革士风。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他强调作文既要重视表现形式,也要表达真情实感,张扬士大夫人格力量与主体精神。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前赤壁赋》既是形式上对传统骈赋律赋的继承和突破,也是内容情思上的丰富和深化,其展现出来的宏阔胸襟和通达智识值得后人景仰。对这两篇同类文章采用对照阅读教学法,可以加深对这两篇文章从形式到内容,从美感到情感、从思维到思想的理解和领悟。

【关键词】文赋景情理融合宋人风范对照阅读

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前赤壁赋》被誉为文赋中的“双璧”,两篇文章所蕴含的美感和情思都很值得深入领会。一般来说,老师们在分别教授这两篇文章时,会对两篇文章进行文体特征和作者时代的勾连,以加深对“文赋”在文体上继承发展的认识。但笔者认为,简单的勾连不足以深入理解两赋在文体上的共性,更不足以理解两位作者在情思独特性上所呈现的宋代士人的共性。所以笔者尝试采用对照阅读法展开对两篇文赋的教学,并且在对照阅读过程中,主要抓住文赋“景情理融合”的核心特征来分别进行景、情、理的对照阅读,以期引导学生能深入领会两赋中自然之景美,思维之理趣,以及情感的真切与崇高。

一、景:秋声悲与秋夜美

陆机《文赋》:“赋体物而浏亮。”用明朗清亮的笔调描摹物象是赋体文的基本要素。

《秋声赋》里景物描写的主要对象是“秋声”。声音是抽象而难于直接描摹的,所以《秋声赋》对“秋声”的感受更多来自于想象和联想。在欧阳修的想象世界里,这声音既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又像萧萧飒飒的风声,还像波涛翻涌声和暴雨倾注声,骤然而至,变化不定。甚至还像令人恐惧的兵戈相击的杀伐之声、衔枚行军的战阵之声。又联想到“其色惨淡、其容清明、其气栗冽、其意萧条”的秋状:秋风至,草色变、木叶脱。摧败零落的秋状更加衬托秋声的悲凉凄切。

《前赤壁赋》里的景象描写有两类:一是眼前所见的自然之景,一是想象中的历史场景。眼前的所见之景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秋江秋月的秋夜美景。想象的历史之景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叱咤风云的英雄壮景。

同样是星月皎洁的秋夜,景物选取角度的不同,与他们所处的场景不同有关:欧阳修正在书房凝神静读,忽然被一阵“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的声音打断,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关于“秋声”的联想。所以,欧阳修的这篇赋带有更强的即兴色彩。在他写给梅尧臣的《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夜半群动息,有风生树端。飒然飘我衣,起坐为长叹”中可以看出,《秋声赋》的缘起只是一次偶然的听声感怀,其笔下的秋风秋声是“不请自来”,让有敏锐的自然感受力的作者触动情思。

而《前赤壁赋》中“秋江秋月”缘起“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初秋的晴夜,作者带着酒肴和善吹箫的朋友一起走出家门,荡舟于清风明月的江面。因为是月夜的户外,所以视觉上既开阔又朦胧,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同时,又因为苏轼当时所游的“赤鼻矶”(《苕溪渔隐丛话》:“东坡云,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入丹,传云曹公败处”)很容易令人产生“火烧赤壁”的历史遥想,于是“旌旗蔽空,横槊赋诗”的场景就浮现在苏轼的脑海。只是眼前的“山川相繆,郁乎苍苍”已经没有了那“一世之雄”的踪影,后之览者不得不以之伤怀。

二、情:由悚而悲而叹与由乐转悲转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里总是常见这样的自然与人生的类比。少年时代正如拔节育苗的春天,青年时代如同热烈的夏天,秋天呢,气候的凄冷萧瑟、草木的枯黄零落,就如同人的年老力衰,形容憔悴。自然四季的变化总是很容易触发有情趣的人类对人生流逝时不我待的感伤。

《秋声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作者时年五十三岁,身体也日益衰残。欧阳修在《乞洪州第四劄子》中云:“臣年虽五十三岁,鬓须皓然,两目昏暗。自丁忧服阕,便患脚膝。近又风气攻注,左臂疼痛,举动艰难。一身四肢,不病者有几?”所以,萧瑟秋风摇荡落叶的声音既让他惊觉“自然之秋”的来临,也让他“悚然”而悲“人生之秋”的降临。同时,作者的“悲叹”并未停留在人表面容颜和身体的衰老,而是进一步地感叹:“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即“忧思过甚”。人的老衰不仅仅因为时光的流转,年岁的增长,还因为人生中无处不在的忧劳:“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面对人生易老、人生忧劳,作者除了戒慎自己“奈何以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外,就只剩无可如何了。

《前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

文档评论(0)

文心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