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学课件与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docx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学课件与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时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4课,上承第3课《盛唐气象》,下启第5课《安史之乱与与唐朝衰亡》,因此本课在本单元起过渡作用。

本课共分三个子目: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子目之间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从来往使节、贸易往来、宗教传播等不同方面阐述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盛况,充分展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学习本课,不仅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树立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习了隋唐历史,对于唐朝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同时,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在文化交流、历史人物、文物故事等方面颇感兴趣,但是缺乏一定的历史解释和材料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善用多媒体资源,例如历史图片、音频视频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会学习、爱学习。

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等史实,于特定的历史时空认识历史事件;(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通过地图、图片、文献等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运用“相同与不同”的视角来比较《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历史上的玄奘、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历史解释)

3.思考唐朝出现频繁对外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学习历史人物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学习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等基本史实。

2.难点:学习中外文化交流史实和繁荣原因,认识唐朝在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上的光辉地位。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创设法。

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出示“唐人街”相关图片)“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由于唐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今天的华人依旧被称为“唐人”,海外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同学们,今天老师同大家一同穿梭时光隧道,了解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新课讲授

第一篇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知识点一:遣唐使的含义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在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遣唐使?遣唐使是由什么样的人组成的呢?

【学生回答】①遣唐使是日本派遣到唐朝学习的使团②日本先后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人,其中著名的遣唐使有阿倍仲麻吕。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明确遣唐使的含义和组成。

汉名晁衡,字巨卿。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开元五年(717年)入唐,因“慕中国之风”而不肯离去,于是改名晁衡,长留大唐。公元770年正月,阿倍仲麻吕在长安辞世,并埋葬于长安,时年72岁。

【教师举例】(出示遣唐使·阿倍仲麻吕相关材料)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是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之一,汉名晁衡,字巨卿,天资聪敏,自幼勤奋好学,尤其酷爱汉文学,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李白、王维等著名诗人都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知识点二:遣唐使的目的

材料1:东方各国视中国为“东方文化大本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勉励其弟子“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日本人民更是“对中国文化无限向往”,希望“过像汉人那样灿烂的文化生活”。——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2: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材料3:(唐朝政府)专门为外国学生准备了博取功名的“宾试科”,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曾考中进士。“名成太学”的阿倍仲麻吕得吏部奖掖,授校书郎,深得玄宗、肃宗的信任,多次升迁,官至从三品秘书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嘻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