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借阅图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借阅图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借阅图书》教学设计

课题:《借阅图书》

科目:小学数学

年级:二年级上册

版本:北师大版(2024)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加与减(二)》中的《借阅图书》一课,延续了本单元通过实际情境引入数学问题的特点。以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为背景,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教材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到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材地位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

为后续学习多位数的加减法以及更复杂的数学问题解决奠定了基础。

二、设计理念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创设借阅图书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3、问题驱动,培养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践应用,提升素养

设计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借阅图书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计算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爱护图书、遵守图书馆规则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借阅图书中的实际问题。

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学校图书馆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准备计数器、小棒等学具。

设计练习题和拓展问题。

2、学生准备

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准备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学校图书馆的视频,展示图书馆的环境和同学们借阅图书的场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图书馆吗?在图书馆里可以做什么呢?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这是哪里呢?(播放视频)

生:这是学校的图书馆。

师:对,图书馆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你们喜欢去图书馆吗?

生:喜欢。

师:在图书馆里可以做什么呢?

生:可以看书、借书。

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图书馆,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中的借阅图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

2.提问: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教材中的借阅图书情境图,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出示情境图)

生:我看到了图书馆里有一些故事书、科技书和漫画书。

生:还知道了一些书被借走了。

师:非常好,那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图书馆里原来有多少本书?

生:借走了一些书后,还剩下多少本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提出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1)图书馆里原来有多少本书?

①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要求图书馆里原来有多少本书,需要知道借走之前的书的总数。

②选择计算方法。

根据问题中的信息,确定用加法计算。

③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器、小棒或竖式计算。

(2)借走了一些书后,还剩下多少本书?

①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明白,要求还剩下多少本书,需要用原来的书的总数减去借走的书的数量。

②选择计算方法。

根据问题中的信息,确定用减法计算。

③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器、小棒或竖式计算。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图书馆里原来有多少本书?谁来说一说怎么分析这个问题呢?

生:要知道原来有多少本书,就要把借走之前的各种书的数量加起来。

师:非常正确,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用加法。

师:好,现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心情不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