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打孔注药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松材线虫病打孔注药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材线虫病打孔注药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1工作概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度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市监函〔2023〕410号)文件,《松材线虫病打孔注药防治技术规程》(项目编号:SDBXM245-2023),被列为2023年陕西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本标准为推荐性陕西省地方标准,规范制定工作由陕西省林业局提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商洛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和汉阴县林业局联合申报,并共同编制完成。

1.2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严重威胁着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财产安全。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动植物资源宝库,马尾松、油松、华山松、黑松、白皮松、落叶松、湿地松等松科植物是组成秦岭森林群落的重要成员,而松材线虫病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量松树枯死,致使大片松林毁灭,对秦岭生态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由于缺乏科学、高效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和方法,导致松材线虫病疫情分布区域增多、发生面积增加,且呈现跨区域、跳跃式扩散的特点,大面积发生危害形势严峻。由此引发的疫情传播扩散速度加快和疫情发生区北移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陕西省秦巴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和相关林产品的竞争力,而且使我省生

态建设、经济贸易、林农利益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制定《松材线虫病打孔注药防治技术规程》对于规范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保障生态安全、促进技术普及、推动标准化建设、保障防治质量和减少经济损失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防治技术

通过制定详细的技术规程,明确松材线虫病打孔注药防治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步骤、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可确保防治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提高防治效果

本规程的制定有助于统一防治标准,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防治效果差异,从而提高整体防治效果。

(3)保障生态安全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对松树具有毁灭性危害的病害,通过打孔注药防治技术规程的实施,可以有效遏制病害的扩散蔓延,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4)促进技术普及

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有助于将先进的打孔注药防治技术普及到基层林业单位和生产者中,提高他们对松材线虫病防治的认识和能力。

(5)指导实践操作

本规程为实际操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包括打孔、注药、安全警

示、检查评估、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有助于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要求进行防治工作,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6)推动标准化建设

制定和实施本技术规程是推动林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有助于提升林业生产和管理水平,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

(7)保障防治质量

本规程的实施,推动了防治工作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对防治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测,确保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8)减少经济损失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会给林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打孔注药防治技术规程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经济损失,保障林业生产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松材线虫病打孔注药防治技术规程》的制定填补了我省打孔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技术空白,为林业部门开展松材线虫病预防和精准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最大程度减少染疫松林数量,降低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对指导我省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提升治理效果,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3主导单位

本规程由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承担实施,我院是专门从事森林保护、林业生态安全治理、林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是以林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机构,具有林学、生态、森保、

治沙、地理、土壤、园艺等专业学科的各类技术人员21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5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市级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4人,陕西省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科技新星3人,现建有国家林草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林草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草局樟子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及陕西榆林荒漠化防治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等1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9项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42项达到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64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17项、市(厅)级44项,出版专著37部。同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