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二十世纪英汉翻译在中国的发展
?
?
管宇
【摘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由于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国内各界仁人志士展开了种种前所未有的努力尝试,以求得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在该进程中,翻译几乎在各相关领域都担当着媒介的角色并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同时,在整个进程中,英语几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很短一段时期为俄语),因此英语翻译所起到的作用尤为突出。基于以上两点,本论文主要论述的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翻译与英语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翻译为当时中华民族的生存与文化变迁指引了一条道路。该论文就社会历史因素方面讨论了英汉翻译的发展。文章主要从以下三个突出的方面展开:(1)小说翻译(即后来的文学翻译)作为文化变迁与文化构建所发挥的作用;(2)汉语母语译者的汉译英,译文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3)翻译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英译汉文化二十世纪
一、晚清及戊戌变法时期翻译的发展
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又蕴藏潜力。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迅速更迭使得传统的社会准则退出历史舞台,各种新事物应运而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投向翻译领域,向西方学习以求得出路。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国内的学者一直抱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对国外的语言及文化并没有过多的兴趣,更不愿向西方学习。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几乎都是一些非汉语母语者在从事着从外文到汉语的翻译,而汉语母语者只是协助他们翻译或者与其合作进行翻译。由于当时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到十九世纪后半叶,中国军事显然已落后于世界,屡屡战败于西方列强及日本。战败后,随之而来的震惊、屈辱使得清政府改革派及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不仅在军事方面,而且引进学习西方的地理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等等学科。该时期即洋务运动时期。与洋务运动的口号相吻合,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也主要是集中在“自强”与“求富”为目的的译著。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外国知识的学习由漠然变为趋之若鹜,并逐渐开始有汉语母语者开始专门从事翻译的实践,甚至出现以严复为代表的汉语母语者深入翻译工作。这一时期的翻译的诸多作品对中国思想进步的人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国内文化由腐朽到崇尚民主和自由的深刻变迁。
二、新小说运动与小说的翻译
随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清政府内部的改革派被守旧派所压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年轻的维新改革者开始向平民大众寻求支持。随后发起了新小说运动,该运动使得作为明清新兴的文学形式的小说,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小说由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成为一方民族复兴的良剂。一方面,通过小说的教化作用来实现社会变革在西方有过成功的先例。另一方面,此时的小说对于大众的影响以及其普遍性远远超出古典文学及历史文学,并且对于大众的思想及生活习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以上两个方面,小说被视为民族振兴的一种理想途径。翻译的英文作品成为一种“参考材料”,不仅让中国的改革者有章可循,而且也为国内的新生小说作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文体模板,使他们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与此同时赋予他们全新的写作视角。由于翻译的英语作品具有如此种种特点,二十世纪初期,英汉译著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汉语创作的小说的数量。而小说翻译运动也促进了翻译工作的形式的变化,由于小说要求译者有更好的汉语驾驭能力,这使得从事小说翻译的非汉语工作者难以胜任。因而这时小说翻译工作者主要是以汉语为母语者,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写作功底。
除了具有教化意义的小说外,此时给大众提供娱乐消遣的小说也很流行:侦探故事,探险小说,爱情小说。类似题材的小说译文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
三、五四运动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概况
五四运动以后,国内思想文化经历了一场声势浩荡的大变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官方开始废弃古汉语,提倡使用白话文。译著的形式也不再是古文,而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展现出来。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鲁迅、周作人、徐志摩也均从事文学翻译,以求开辟一种新的白话文学。他们认为白话文的权威性、灵活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更好的传播西方知识;既然要摒弃文言,读者和作者就有必要都去适应西方的文学体裁;白话文尚未成熟,人需要不断地发展、细微的调整。因此,翻译被视为解决问题的良策,通过翻译创造新的文学形式、新观点、新的规则,并且吸收新词汇、新句法。虽然意识形态不同、文学喜好不同,知识分子对于翻译依然采取的是极其实用性的态度------提升中国文化水平,改变中国社会面貌。
新中国成立之后,翻译的体裁越来越广泛,译者翻译时的目的也变得多样性。以消遣为目的的小说的翻译突破了越来越多的限制,成为大众喜好的读物。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但同时翻译的体裁又受到国内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二者互为制约,又相互促进。
随着中国的发展,翻译工作的内容不再是仅仅单方面的把外文转换为汉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