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答谢中书书》的文、人、景、事及教学.docx

关于《答谢中书书》的文、人、景、事及教学.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答谢中书书》的文、人、景、事及教学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作为一篇残缺的尺牍,现实教学中在受信者为谁、所描绘山水为何地、因何而写作此尺牍等问题上存在一些疑惑和误解,从而影响教学,有必要一一加以辨析。学习该文,应紧扣尺牍的文体特征,充分结合现有涉及文章中人、景、事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完成学习目标,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答谢中书书》收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作为古代山水名篇佳作,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一文长期被选入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现行统编语文教材也选入了此文。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答谢中书书》与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被编为“古文二篇”一课,再与郦道元《三峡》、吴均《与朱元思书》两篇山水美文,以及《野望》等五首唐诗共同组成“山川美景”主题单元。《答谢中书书》全文68字,字字珠玑,简洁清新,意境悠深。然而就是这样一篇短小的山水小品文,因历史久远,辗转流播,首尾不全,文献阙如,无从参证,存在诸多尚未解开的谜,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难处。本文拟对《答谢中书书》所涉及的文、人、景、事作全面辨析,并就该文如何教学作深入探讨,以求有裨益于师生的教与学。

一、文:一篇残缺的尺牍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陶弘景回复“谢中书”来信的信,属于古人所说的“尺牍”。尺牍指私人书信,属于应用文体,与日常生活和个人感情最为贴近,是最具真情实感的文体之一。尺牍多为为亲友知己而写,内容一般是“私语”,出自真情,少矫饰做作。明朝小品文大家王思任说:“尺牍者,代言之书也。而言为心声,对人言必自对我言始。”鲁迅先生也曾说:“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简洁的注释。”《答谢中书书》作为一篇尺牍,就是陶弘景在对人言和自我言,是他“自己简洁的注释”。统编教材单元提示要求阅读此文应该能很好地“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这是定位非常准确定的。

然而《答谢中书书》又是一篇残缺的尺牍。作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道教茅山派的宗师,陶弘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涉猎广泛,著述等身。《梁书》本传称陶弘景“性好著述”,《茅山志》载陶弘景“著书满家”“著书二百余卷”。陶弘景的侄子陶翊曾作《华阳陶隐居先生本起录》,称陶弘景“在人间制述甚多”,还记录了陶著名目34种。虽然著述丰富,但陶弘景在世时,其作品并未结集,以至大多散佚。在其逝世半个多世纪后(公元588年),南陈侍中尚书令江总奉敕为陶弘景搜集整理编撰文集,江总为陶集所作序《陶贞白先生集序》就提到:“(陶弘景)文集缺亡,未有编录”,“(江总)奉敕校之铅墨,缄以缇湘。藏彼鸿都,副在延阁。”江总最初编成的陶弘景文集共四十五卷,其中外集三十卷、内集十五卷,在《隋志》中还有著录,可惜到唐朝时这个文集亦逐渐散失。后世历代都有学者从各种文献、碑记中辑录散落的陶作,到南宋时期陶弘景文集才又逐渐完整,编辑了如《陶隐居集》等陶集。从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来看,如今保存下来的陶弘景文集辑本善本至少十二种。

统编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这套书是中国上古至隋代各类文章之总集,为清代严可均辑校而成,收有陶弘景文两卷,共计三十篇。而《全梁文》中的《答谢中书书》是严可均从唐人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辑录而来。《艺文类聚》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它保存了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尤其是许多诗文歌赋等文学作品。《答谢中书书》被收录于《艺文类聚》卷三七,而且可能是这篇文章目前能见到的最早“原文”。高步瀛在《南北朝文举要》《答谢中书书》篇解题中说道:“诸本载此篇,大抵皆从《艺文》移录”,也就是说,其他版本的《答谢中书书》都是来源于《艺文类聚》。尽管在一些不同的陶弘景文集中该文的题目有所不同,如有的为《与谢中书书》或《山中答谢中书书》等,但大抵都从《艺文类聚》辑录。

《艺文类聚》编撰的一大特点,就是选文多为节选。“《艺文》所录之文多节录,非全文也,然一篇精华,盖略具于此”。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指出“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言以散郁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后世学者从《答谢中书书》书信文体本应“尽言”的要求,以及《艺文类聚》的编撰特点分析,认为目前所见《答谢中书书》应是残篇,文章被删除了作为书信体的一些称呼寒暄、致意落款的首尾文字,只保留了作者描山摹水部分,未能“尽言”。清人李兆洛在其所编撰《骈体文钞》卷三十《答谢中书书》末批就说此文“亦应尚有起讫”。从陶弘景其他存世尺牍《答虞中书书》《与亲友书》也可看出《答谢中书书》应不是全篇。但从现有的古文献来看,该文中被删除的文字是什么,无从参证,这就给后人解读本文带来了困难,如谢中书为谁,其因何致信陶弘景,谢所来信内容是什么,陶弘景回信的时间、地点,以及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