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VIP

评述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诉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微观层面来看,作为资金供求主体的企业、银行、居民对利率的变动

缺乏弹性。这就大大制约了利率作用的发挥。八次降息效果的实证研究表明,我

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对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均无弹性,同时银行贷款的增长对名义

利率、实际利率也没有弹性。因此,利率的下降对刺激经济效果并不明显,造成

微观主体对利率变化缺乏弹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从储蓄主体的角度来看,储蓄对利率缺乏弹性主要是因为:第一,长期以

来我国的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占了绝大部分比

重。这限制了人们选择金融资产的范围,使利率的变动不能充分体现到人们所持

融资产的结构转换中去,这必然会使储蓄的利率弹性下降。第二,我国改革过程

中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增加了人民预期消费的支出,使即

期消费倾向下降。这些制度性因素所引起的消费刚性及消费倾向下降无法通过利

率变动而加以弥补,从而必然导致储蓄的增长与利率的变动相脱节。

2、从投资主体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投资主体主要有六类,即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人企业,前三类主体由于产权关

系不明晰、预算软约束等原因,其投资往往缺乏利率弹性;后三类主体的投资对

利率变动具有较大弹性。但长期以来,前三类主体在我国的投资中占了绝大部分

比重,因而,从根本上讲,投资对利率变动也缺乏应有的敏感性。如果微观经济

主体不能根据利率变化进行理性经济活动,利率机制就会失去微观经济基础而

难以发挥作用。真正的市场主体要求实行预算硬约束,否则,就不可能在分析成

本收益的基础上经营。而国有经济恰恰是在缺乏预算硬约束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竞

争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大多投向这些相对低效率的国有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

还要有完善的产权制度,以促使其责权利的有机统一,激发其实现利润最大化

的动力。历史上,由于地方政府掌握着企业的经理人事任免权,主要投资项目的

审批权和税收权等剩余控制权,使得企业只能听命于地方政府。而地方官员的行

为又具有典型的短期性特征,由此决定了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也是如此。更为要命

的是,地方官员和企业的经理人员不对企业决策最终负责,卸任以后其决策后

果与己无关,继任者又不对前任负责,并且展开新一轮的资金要求。国有企业有

个怪圈,以前是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条件;自主经营权扩大后,又缺乏必要的自

我约束。于是负债率高,产出水平低下,一直伴随着国有企业这个庞大的

身躯。国有企业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自我激励和约束力差,投资利率弹性

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利率难以起到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如果实体经济部门对

于市场化的利率没有灵敏的反应,那么利率市场化只能落于“做秀”的境地。

3、从联系储蓄和投资主体的中介——银行体系本身来看,银行部门尚缺乏自

负盈亏的内在压力和规范经营的自律能力。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商业银行一方

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企业和居

民行为。商业银行这一中介地位,要求它们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

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作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本身作为国企,

其治理结构同样未尽完善,从本质上有别于一个真正的商业机构。历史上曾提供

大量政策性贷款,甚至是“致于贷款”,安定团结,“贷款,政企不分”的年代

是敢恕不敢言。信贷体制改革后,这一现象有所好转,银行纷纷开始注重贷款的

效益观念,甚至为了贷款安全而出现惜贷现象。但是,多年的陈疾毕竟难以在短

时间内连根除尽,商业银行能否对市场化的利率作出市场化的反应,又是一处

问题。恐怕银行还没有真正准备好市场化后所要面临的利率风险。另一方面,在

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只贷与不贷的权力,只有中央银行才有贷款价格

制定权,但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有了货与不贷权和贷款价格制定

权两个权力,这时往往有的金融机构不严格根据风险加成的原则对贷款利率实

行合理定价,而出现“人情利率”、“关系利率”等现象,这其中就蕴含着金融腐

败的风险。可能会带来金融风险加剧,使金融环境更为动荡。

(二)从宏观面来看,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育还很不善,

这不仅影响了资金的配置效率,并且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利率市场

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之一。具体来说,我国货币市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文档评论(0)

175****5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