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原理和分类(附图解).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LISA原理和分类(附图解)--第1页

必威体育精装版资料整理推荐

一、ELISA的原理

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

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

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受检标本

(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

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

质分开。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

上。此时固相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加入酶

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

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方法达到

很高的敏感度。

二、ELISA的类型

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在这种测定方法中

有三个必要的试剂:

(1)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即免疫吸附剂(immunosorbent);

(2)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称为“酶联物”、“结合物”

(conjugate);

(3)酶反应的底物。根据试剂的来源和标本的情况以及检测的具体

条件,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用于临床检验的

ELISA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1

ELISA原理和分类(附图解)--第1页

ELISA原理和分类(附图解)--第2页

必威体育精装版资料整理推荐

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联结,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

合的抗体及杂质。

(2)加受检标本,保温反应。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抗体结合,形成

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物质。

(3)加酶标抗体,保温反应。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

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

本中受检抗原的量相关。

(4)加底物显色。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通过比色,

测知标本中抗原的量。

在临床检验中,此法适用于检验各种蛋白质等大分子抗原,例如

HBsAg、HBeAg、AFP、hCG等。只要获得针对受检抗原的异性抗体,

就可用于包被固相载体和制备酶结合物而建立此法。如抗体的来源为

抗血清,包被和酶标用的抗体最好分别取自不同种属的动物。如应用

单克隆抗体,一般选择两个针对抗原上不同决定簇的单抗,分别用于

2

ELISA原理和分类(附图解)--第2页

ELISA原理和分类(附图解)--第3页

必威体育精装版资料整理推荐

包被固相载体和制备酶结合物。这种双位点夹心法具有很高的特异

性,而且可以将受检标本和酶标抗体一起保温反应,作一步法检测。

在一步法测定中,当标本中受检抗原的含量很高时,过量抗原分

别和固相抗体及酶标抗体结合,而不再形成夹心复合物。类同于沉

淀反应中抗原过剩的后带现象,此时反应后显色的吸光值(位于抗原

过剩带上)与标准曲线(位于抗体过剩带上)某一抗原浓度的吸光值

相同,如按常法测读,所得结果将低于实际的含量,这种现象被称为

钩状效应(hookeffect),因为标准曲线到达高峰后呈钩状弯落。钩

状效应严重时,反

文档评论(0)

177****18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