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指导学生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描绘春天的语句,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春天的美好。
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春天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景象。
提问学生:在你们的心目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展示一些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看看他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文学成就和代表作品。
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1)生字:
嗡(wēng)酿(niàng)窠(kē)巢(cháo)喉(hóu)嘹(liáo)烘(hōng)擞(sǒu)
(2)词语: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炫耀。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嘹亮:(声音)清晰响亮。
黄晕:昏黄,不明亮。
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寂静;没有声音。
舒活:舒展活动。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繁花嫩叶:密密地开着花,娇嫩的叶子。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思考问题:
(1)课文围绕“春”写了哪些内容?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1)课文围绕“春”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的内容。
(2)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盼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盼望之情。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绘春,具体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颂春,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
(四)品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朗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思考:
(1)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春天的盼望之情的?
(2)“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1)作者通过“盼望着,盼望着”这一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
(2)“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情感。
朗读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思考:
(1)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1)作者描绘了春天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景物。
春草的特点:嫩、绿、多。
春花的特点:多、艳、香。
春风的特点:温暖、柔和、清新。
春雨的特点:细密、轻盈、滋润。
迎春的特点:欢快、热闹。
(2)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这些景物。
例如:
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和“钻”写出了小草的顽皮和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小草的鲜嫩和可爱。
春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热闹景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的色彩艳丽。
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运用了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和。
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细密和轻盈。
迎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们迎接春天的喜悦心情。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字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强调春天的美好,鼓励学生用心去感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虽经人间万千悲,却做天地洒脱人——初中语文 1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
- 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表格式).docx
- 3《雨的四季》任务驱动式教案.doc
- 初中语文备考-文学类单元作业情境设计(作业设计).doc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2《智取生辰纲》每日课堂小测(含答案).docx
- 6《变色龙》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共22张PPT).ppt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能测评(含解析).docx
- 初中语文九上第四单元“学习缩写”作文指导(教案).doc
-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