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pdfVIP

江西省南昌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昌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试卷时长: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范围: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诗歌十年,值得注意的新气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主题写作。主题写作是对1980年代以来诗歌过于个人化、碎片化之后一

种重建总体性的努力。因为中国特殊的情况,诗歌写作的碎片化比较严重,中国

新诗起源之后遭遇变数太多,1980年代以后又遇到解构主义思潮,一切都被颠

覆打碎了,所以,主题写作是一种诗歌的深化和升华。

第二是生态写作或者说自然写作。环境发生大变化的时代,生态诗歌写作,不仅

仅局限于自然生态保护的主题,同时也是展现新的世界观、新的宇宙观的途径。

每个新的时代的开始,都有新的宇宙观出现,载人航天等拓宽了人类视野。屈原

的《天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郭沫若的《女神》等,都是新的时代对

世界全新的感受、新的宇宙观出现的征兆。新时代需要我们重新理解世界、天下、

宇宙,诗歌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第三是女性写作。去年英国《卫报》根据大数据统计,目前无论是年度畅销榜名

单、各大获奖名单还是文学新人名单,显示出女性作家或许将逐渐占主导地位。

诗歌也有这种趋势,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男女更加平等化等因素,女性写

作势头上升。

第四是青春写作。青春写作是永恒的话题,特别对中国来说,中国现代性形象就

是青春形象。学者宋明岸认为,近代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陈独秀《敬告青年》、

李大钊《青春》《青春中华之创造》等文章中,都有类似思想,强调“个人有个

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青春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最主要的形象。《诗

刊》社的“青春诗会”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代表一种创新、一种希望

和一种未来。新诗的主角是青年,具有更自由开放精神和新时空观、新天下观的

青年。新诗现代性仍然在成长之中,新时代诗歌也是如此。

(摘编自李少君《诗歌维新:新诗、新时代与新气象》,有删改)

材料二:

自发韧以来,新诗的音乐性就引起闻一多、郭沫若、梁实秋、徐志摩、戴望舒等

诗人学者的关注与论述。但新诗的音乐性作为一个问题,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

由夏济安在《白话文与新诗》一文中正式提出。这里所说的音乐性,主要包括音

节、音韵、节奏与(音乐结构)再现等与音乐写作紧密联系的几个方面。

闻一多认为,应为诗歌制定格律。在他看来,格律/形式是艺术的表征,也是艺

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本体存在,由此提出格律“三美”论:音乐的美(音节),绘画

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以整齐的“音尺”(即西方的

“音步”)为中心,既讲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又要有音尺、平仄、韵脚。每行

相同数目的音尺由不同字数的二字尺或三字尺组成,就会产生字句和音调的整齐。

闻一多从本体立场出发反思新诗文体,及时纠偏,建构了系统的新诗格律理论,

形成理论、创作和翻译之间的互动互证,在新诗的现代化进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

用。

新诗在音乐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局限与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

的。

过度强调诗歌的功用性。新诗伊始,侧重的是打破传统而非建设,即使后来的新

月派和象征派关注新诗的音乐性,力促新诗美学的回归,但新诗仍被赋予过多的

载道属性,影响其音乐性的发展。

对音乐等领域了解不够深入。各派诗人、评论家为新诗的发韧、发展与繁盛贡献

很大,但他们几乎无一精通音乐,这一局限自然会限制他们把音乐元素融入新诗

的创作和批评中。戴望舒将中国古典诗律与法国象征派诗人的音乐技法融会贯通,

写出音乐性极强的《雨巷》,但他本人却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要去了

音乐的成分”“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诗

歌批评界也鲜有学者具备足够的音乐识见,因而未能及时总结成就、指出不足。

以上这些都限制了新诗音乐性的拓展与深入。

对中国的优秀诗学传统继承不足。自古以来,音乐和诗歌一直相得益彰,“所谓

诗歌即是音乐,所谓诗经即是乐经”。但只有新月派和象征派少数诗作中留有《诗

经》音乐性的一点余脉,大多数诗人对中国古典诗学的音乐性缺乏体认。

借鉴国外成果时缺乏甄别与提炼。郭沫若很推崇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草叶

集》,“采用了长短多变的句式,不依赖音步的重复而是借助节奏单元和字、词、

句、行的反复、平衡与变化来获得诗歌的节奏感”。遗憾的是,此类国外优秀成

果没有及时得到译介、研究与借鉴。就诗歌音乐性而言,新诗人对诗歌的节奏感

比较重视,对结

文档评论(0)

153****3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