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

?

??

?

?

?

?

?

?

?

???

?

?

?

?

?

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关于具体的移动用户数量,有不同数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80756.3万户,比2012年底净增4319.8万户,同比增长5.7%;[1]易观智库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52亿人;[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1月)》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人,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同比增长19%,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1.0%。[3]上述三个数据存在差距,原因在于统计方式与口径不甚相同。工信部的数据基于上网卡的销售及运营商数据,一人两三台移动上网终端的情况并不少见。易观智库的数据是基于样本库及抽样调查。这两个数据都是移动上网用户数,包括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的上网用户数。而CNNIC依据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是指手机上网人数,不包括其他移动终端上网人数。下面的分析主要使用易观智库和CNNIC的数据。

一移动互联网用户属性

(一)性别结构

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简称“移动用户”)中男性比例依旧高于女性。男性移动互联网网民占63%,女性占37%,性别比例的绝对差距为26个百分点。与整体网民相比,在移动终端上,男性用户占比更高(见图1)。

图12013年12月移动用户与整体网民性别结构

(二)年龄结构

在移动用户中,年龄在30岁及以下的用户占总体的60%,24岁及以下的用户占31%,25~30岁的用户占29%。随着年龄的增长,移动用户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40岁以上用户占比最低,为10%(见图2)。与整体网民相比,移动用户呈现年轻化的特点。

图22013年中国移动用户年龄结构

(三)学历结构

在2013年移动用户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网民所占比例最高,为33.0%,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占26.0%,大专学历用户占20.0%,小学及以下用户占比最低,为2.0%。与整体网民相比,移动用户学历水平较高,高中/中专/技校、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所占比例均高于整体网民(见图3)。

图32013年移动用户与整体网民学历结构

(四)收入结构

2013年,我国移动网民中低收入群体占比较高。接近1/4的移动用户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占23.0%;月收入在1000~1999元的用户占10.0%;月收入在2000~2999元的用户占比为20.0%,半数以上移动用户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然而,与整体网民相比,移动用户体现了比整体网民收入高的特征。在移动用户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各个收入层次的用户所占比重均高于整体网民(见图4)。

图42013年12月移动用户与整体网民收入结构

(五)城乡结构

2013年,与整体网民的城乡分布情况基本相似,移动用户的城乡分布比例依然相差悬殊,且差距大于整体网民。根据易观智库的统计数据,2013年城镇移动用户占比超过八成,农村移动用户的占比不足两成,相差72个百分点(见图5)。

图52013年移动用户与整体网民城乡分布

二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特征

(一)移动生活成常态,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使用黏性进一步增强

2013年,用户的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大幅提升,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接触频率及使用时长明显增加,并已渗透到用户生活的各种情境。根据工信部统计的数据,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达到132138.1万GB,同比增长71.3%。[4]艾瑞咨询通过对移动端用户行为跟踪监测,发现近一年来,PC端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略有下降,而移动端使用时长大幅增加,由2012年的0.96小时增加到1.65小时。[5]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90%的用户在一周内每天都使用移动设备上网,66%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设备上网4次以上。有近一半的用户表示宁可放弃电视或台式电脑,也不会放弃移动设备。[6]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24小时中的各个时段和家庭、工作场所、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户外、学校等各种场景。

(二)手机作为上网首选终端地位进一步稳固,多屏互动行为明显

2012年手机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后,2013年手机网民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手机作为上网首选终端地位进一步巩固。2013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人,且在2013年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所占比重为73.3%,远超使用台式电脑(28.7%)和笔记本电脑(16.9%)上网的用户。[7]使用手机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占移动互联网流量的71.7%。[8]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多屏互动行为明显。InMobi[9]通过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

文档评论(0)

南江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