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广州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研究.docx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广州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广州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研究

?

??

?

?

?

?

?

?

?

???

?

?

?

?

?

一研究意义

国家战略,地方担责。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之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中国商品海上贸易之路。广州作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起点、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外贸口岸,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外商品货物在此云集交易,使广州形成了独特的外贸传统和独特的商业文化。广州经济的繁荣和长盛不衰的海外贸易,主要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长期的中外商品贸易。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主要职能之一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分工,代表国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国家战略,广州责无旁贷。《中共广州市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指出:“要深化对外开放,要积极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新时期为推进广州全面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广州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广州提出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提出,为广州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在新时期,广州应充分发挥历史、地理、人文及经济优势,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传承对外开放的传统,进一步巩固对外开放窗口的地位;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职能,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建设;通过加强海外经贸合作,利用海外市场与资源,促进广州经济升级发展。

当然,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特别是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合作,形势复杂,面临众多障碍因素。要破解这些难题,需加强研究,了解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寻求加强合作的空间与形式等。因此,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广州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研究,对广州而言,既具有历史意义,也兼具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海上丝绸之路对广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华南地区最著名的商埠,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几乎贯穿了广州城市的整个古代发展史,对广州的经济贸易、城市建设、人口结构和文化发展等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广州成为中国最早开放且从未关闭的城市,并两度成为中国唯一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和上下两千年长盛不衰的第一、第二大港。Canton(广州)被世界广泛认识并享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商贸文化成为广州的城市文化特性。[1]广州,这座“千年商都”,始终承载着国家对外通商口岸的重大使命,以商贸连通着中国与世界。[2]

广州农业、造船业、手工业都在海上丝绸之路商贸资源的支持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曾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广州在长期对外交往中,引进了粮食品种[3]、水果品种[4]、药材品种[5]、花卉品种[6]、经济作物品种[7]等,从而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广州造船业的领先工艺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相生相长。1976年在广州发现了秦汉期间的造船工场遗址,所造船只可以出海远航。[8]西方传教士传来的欧洲近代科学技术,都从广州进口,因而我国的修钟、造钟(发条靠进口)和机械制造都以广州为最早。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广州的城市规模、城市面貌显示出大气包容的气质,特别具有东西文化交融气质。沙面西式建筑、石室教堂、骑楼等都体现着西方文化在广州生根的悠久历史。著名旅行家非洲摩洛哥人伊本·拔图塔在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经印度前来中国,回国后著有《异域奇游胜览》(又名《伊本·拔图塔游记》)一书,描述广州“是一大城市,街市美观”。据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载:广州城内的“濠畔街,当盛平时,香珠犀象如山,花鸟如海,番夷(指外国人)辐辏,日费数千万金,饮食之盛,歌舞之多,过于秦淮数倍”。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港,政府对广州的城市建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明朝政府在广州西关十七甫设立怀远驿,构屋120间,建筑十分华丽,用以接待外国使者和商人。

广州的人口结构也受到贸易开放的影响,较内地复杂但和谐。广州对外贸易联系紧密和城市开放包容的气质,吸引了大批异域人士前来广州定居。历代政府尊重异域人士风俗习惯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对其管理给予特殊政策,又进一步吸引了外侨的进入。宋代时期,广州的外侨显著增加,政府设“蕃坊”以便于管理和方便外侨生活。“蕃坊”的“蕃长”由我国选用蕃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