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优课教学设计).pdf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优课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相关资料,正确解读“和”的内涵。

2.搜集体现“以和为贵”的事例,探寻“以和为贵”的真谛。

3.以“和”为活动宗旨,在全班交流讨论,举办班级讨论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中文里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

和调”等富含哲理的成语。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

什么?为何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和”文化在今天被赋予了怎样的含

义?我们又应该怎样传承“和”文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一以和

为贵!

(板书:以和为贵)

【设计意图】

从“和”字相关的成语入手,引发学生对“和”的含义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

趣。

二、阅读材料,探“和”之义

1.材料探究

师: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何理解其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呢?我们来看看古人对这句话的解读,请同学们读一读教材P130虚线框内的几则材料,

说说你对这几则材料的理解。

(生齐读并交流明确)

预设皇侃认为,“和”的意思是内心平和不争,“不同”的意思是人各有志;“同”指

的是“小人为恶如一”,“不和”指的是喜欢争斗。

朱熹认为因为没有乖戾之心,所以君子之间能和谐、协调。相反因为小人之间有贪图

私利之意,所以人云亦云,阿谀附和。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和因义起,同由利生”的传统解释显示了某种局限性。实际

上,和”可以因“义”而起,也可以因“利”而起。

2.解“和而不同”

(1)透过这几则材料,小组讨论一下:怎样理解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呢?

(生交流明确)

预设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

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

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

态度。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

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

上的相同和一致。

(2)“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生自由发言)

预设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会经过独立

思考,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独立的思考,博大的胸怀,理解和尊重他人,这些优秀的

品质,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必须具备的。

师小结: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孔子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一一“不同”,也就

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

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通俗地说,“和而不同”就是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

观点的博大胸怀,在讨论中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互相尊重与理解,道义一致、内心平和;

“同而不和”就是在讨论时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表面上一团和气,而暗地里却不服气,

内心排斥、不认同。

“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3.材料研读

师:“和”的内涵是丰富的,古代经典中对“和”的论述也涉及多个方面,我们再来

读读教材P131《尚书•尧典》和《礼记•中庸》中的两段话,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

涵。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解读这两段话。

(生齐读并交流明确)

预设第一则:(帝尧)能举用德才兼备之人,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使

百姓能辨明善恶;百姓能辨明善恶,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

第二则: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展露,可以称之为“中”(心灵未受夕卜物侵扰),(喜

怒哀乐的感情)恰如其分、有所节制地表达出来,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间(万

物)最大的本源;和,是使天下最畅通之道。如果能做到中和,天地间的一切就会各安其

位,万物才能孕育生长。

师: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上下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是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会。《尚书・尧

典》中的这段话以颂扬帝尧的功德,强调“和”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意

思就是家庭和睦,人人友爱,才能万事兴盛。以家见国,以小见大,道理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