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毒理学考研+期末考试大纲
第三章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膜和生物转运方式及机理
2、掌握外源化学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和影响因素
3、掌握外源化学物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屏障
4、掌握外源化学物排泄的主要部位和影响因素
5、了解毒物动力学的概念
6、掌握生物转化的意义和要点,毒物代谢酶的特性
7、了解Ⅰ相反应
8、了解Ⅱ相反应
9、掌握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教学内容:
1、、生物膜和生物转运、吸收、首过效应、胃肠道吸收及影响因
素、呼吸道吸收及影响因素、经皮吸收及影响因素、其他途径吸收
2、外源化学物分布的毒理学意义、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机体的
特殊屏障
3、经泌尿系统排泄、经消化道排泄、经呼吸道排泄和其他途径排
泄
4、经典毒物动力学、生理毒物动力学模型
5、生物转化的意义、终毒物和代谢活化、代谢解毒、外源化学物
代谢转化的要点、毒物代谢酶的基本特性和分布
6、氧化作用、还原作用、水解作用、结合作用等反应类型
7、代谢酶多态性、外源化学物代谢酶的诱导/激活,及其意义
8、毒物动力学概念
学时数:4学时
第四章毒作用机制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
2、掌握化学物对生物膜的损害作用
教学内容:
1、化学毒物对生物膜的损害作用
2、化学毒物对细胞钙稳态的影响
3、机体内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
4、化学毒物与细胞大分子的共价结合
学时数:2学时
第五章毒作用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
1、掌握化学物因素对毒作用的影响
2、掌握机体因素对毒作用的影响
3、了解其他因素对毒作用的影响
4、掌握外源化学物的联合作用的概念,了解评价方法
教学内容:
1、影响化学物毒作用的因素
2、化学物的结构与毒性、化学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毒性、结
构——活性关系研究
3、动物的物种与品系、遗传学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
生理状态、营养状态、疾病
4、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压力、昼夜节律、噪声、辐射等)
5、外源化学物的联合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加强作用、
拮抗作用、独立作用)
学时数:2学时
第六章一般毒性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2、掌握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
3、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和管理、受试样品的准备、实验动物的染
毒和处置
4、掌握毒理学实验设计要点
5、掌握急性毒性概念和经典急性毒性试验
6、了解急性毒性替代试验
7、了解局部刺激和致敏试验
8、掌握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概念和目的
9、掌握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方法
教学内容:
1、毒理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及其局限性
2、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剂量——反应研究、毒作用
靶器官确定、损伤的可逆性研究
3、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使用的基本原则、3R原则
4、实验动物的物种选择、品系选择、微生物控制选择、个体
选择、实验动物管理
5、体内毒理学试验设计:剂量分组、对照选择、动物数、试
验期限;体外毒理学试验设计:溶解性、剂量确定、代谢活化、
阳性
对照
6、实验动物染毒(经口、经呼吸道、经皮肤、注射)、生物
标本采集(血液、尿液、胆汁、粪便)、动物麻醉、病理解剖和
标本
留取
7、急性毒性概念、急性毒性参数、经典急性毒性试验动物的
选择、试验设计、体征观察、LD50的计算、经典致死性急性毒性
试
验的局限性、急性毒性分级
8、急性毒性替代试验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判断
9、局部刺激和致敏试验动的选择、操作程序、剂量设计和结果判
断
10、亚慢性和慢性试验的概念、实验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