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23平抛运动临界问题、相遇问题、类平抛运和斜抛运动
导练目标
导练内容
目标1
平抛运动临界问题
目标2
平抛运动中的相遇问题
目标3
类平抛运动
目标4
斜抛运动
【知识导学与典例导练】
平抛运动临界问题
擦网
压线
既擦网又压线
由SKIPIF10得:
SKIPIF10
由SKIPIF10得:
SKIPIF10
由SKIPIF10和SKIPIF10得:
SKIPIF10
【例1】如图排球场,L=9m,球网高度为H=2m,运动员站在网前s=3m处,正对球网跳起将球水平击出,球大小不计,取重力加速度为g=10m/s.
(1)若击球高度为h=2.5m,为使球既不触网又不出界,求水平击球的速度范围;
(2)当击球点的高度h为何值时,无论水平击球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出界?
平抛运动中的相遇问题
平抛与自由落体相遇
水平位移:l=vt
空中相遇:SKIPIF10
平抛与平抛相遇
若等高(h1=h2),两球同时抛;
若不等高(h1h2)两球不同时抛,甲球先抛;
位移关系:x1+x2=L
A球先抛;
tAtB;
(3)v0Av0B
A、B两球同时抛;
(2)tA=tB;
(3)v0Av0B
平抛与竖直上抛相遇
L=v1t;
SKIPIF10;
若在S2球上升时两球相遇,临界条件:SKIPIF10,即:SKIPIF10,解得:SKIPIF10;
若在S2球下降时两球相遇,临界条件:SKIPIF10,即SKIPIF10,
解得:SKIPIF10
平抛与斜上抛相遇
(1)SKIPIF10;
(2)SKIPIF10;
(3)若在S2球上升时两球相遇,临界条件:SKIPIF10,即:SKIPIF10,
解得:SKIPIF10;
(4)若在S2球下降时两球相遇,
临界条件:SKIPIF10,
即SKIPIF10,
解得:SKIPIF10
【例2】如图,两个弹性球P、Q在距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度处,若给P水平向右的初速度SKIPIF10(SKIPIF10),同时释放Q,(两球在同一竖直面内运动)两球与地面接触时间可忽略不计,与地面接触前后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P、Q不在同一水平面,只要SKIPIF10合适两球即可相碰
B.如果P、Q不在同一水平面,无论SKIPIF10为何值两球均不能相碰
C.如果P、Q在同一水平面,无论SKIPIF10为何值两球均可相碰
D.如果P、Q在同一水平面,只有SKIPIF10取恰当值两球才可相碰
【例3】如图所示,在体育课上进行篮球训练时,甲、乙两同学将两个篮球分别水平抛出后两篮球在空中的P点相遇,已知甲同学抛出点的高度h1比乙同学抛出点的高度h2大,不计空气阻力,篮球可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同学比甲同学先将篮球抛出
B.两篮球相遇前,甲同学抛出的篮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长
C.乙同学抛出的篮球初速度一定大
D.甲同学抛出的篮球在相遇前的水平位移一定小
【例4】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在同一竖直线上,离地高度分别为SKIPIF10和h,将两球水平抛出后,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时的水平位移分别为s和SKIPIF10。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
B.A、B两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SKIPIF10
C.两小球运动轨迹交点的水平位移为SKIPIF10
D.两小球运动轨迹交点的离地高度SKIPIF10
【例5】同一水平线上相距SKIPIF10的两位置沿相同方向水平抛出两小球甲和乙,两球在空中相遇,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要先抛出才能相遇
B.甲、乙两球必须同时抛出才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pdf
-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01 共同富裕(原卷版).doc
-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02 我国的社会保障(原卷版).doc
-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03 政府宏观调控(解析版).doc
-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03 政府宏观调控(原卷版).doc
-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04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原卷版).doc
-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05 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原卷版).doc
-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06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卷版).doc
-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07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卷版).doc
-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08 国家利益(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