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用于化学实验的改进.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射器用于化学实验的改进

摘要:?利用注射器良好的气密性,采用胶头玻璃滴管作为气体干燥器,对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铜与稀硝酸反应和氮氧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等实验进行探究与改进。改进实验实现了氯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的小剂量制备,能有效避免空气对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的干扰,提高氯气、氮氧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效果。

关键词:?注射器;实驗改进;氮氧化合物;氯气

文章编号:1005-6629(2024)05-007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氯气的性质实验、铜与稀硝酸反应、氮氧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重点,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下,明确给出设计实验及探究活动的学习建议[1]。但由于干燥的氯气、氮氧化合物制备与转化的实验装置比较复杂,废气污染大,限制了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2019版)中的相关内容为例进行如下分析。

1.1?氯气的性质实验

化学必修1中“氯及其化合物”在第一节介绍氯气的相关性质,在第二节给出制备氯气的具体方法[2]。教师在第1课时教学中讲解氯气性质时,需要提前在实验室制备好氯气,再在课堂教学中演示氯气的性质实验。由于氯气的制取与性质检验两个实验需在不同空间、不同步展开,不仅为教师备课带来诸多不便,也不利于学生对氯气性质和危害性的全面了解。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氯气制备装置的微型化改进[3~6],但受限于实验装置需要定制或改装以及干燥氯气的方法欠妥,不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演示。

1.2?铜与稀硝酸反应及氮氧化合物性质与转化实验

化学必修2在介绍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实验时,并未指明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来源[7],加之氮氧化合物的危害,导致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通常采用播放视频或直接口述。此外,教材在介绍铜与硝酸反应时,给出的实验装置无法排除氧气对实验现象的干扰,导致铜与稀硝酸反应时直接放出二氧化氮,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铜与浓硝酸、铜与稀硝酸两个反应的区别。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选取生活中易得的简易装置和材料,对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铜与稀硝酸反应、氮氧化合物性质与转化实验进行改进和探索,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2?实验设计

2.1?氯气的性质实验

2.1.1?实验原理

84消毒液和洁厕灵溶液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2HCl+NaClONaCl+Cl2↑+H2O

由于该反应速率较快,为控制氯气的制备量,防止试管内压力过高,把洁厕灵溶液和84消毒液分别置于试管和注射器(50mL)中,通过控制注射器中84消毒液的注入量来控制氯气的生成量。

2.1.2?实验药品及仪器

NaOH溶液、84消毒液、洁厕灵、无水氯化钙、蒸馏水、pH试纸、50mL注射器(3支)、胶头玻璃滴管、试管、橡胶塞、脱脂棉

2.1.3?实验步骤

步骤一:氯气的制备

如图1A所示,组装好气体发生装置,将大试管固定于铁架台上。拉动注射器1活塞并松手,观察活塞位置是否复原,以此验证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拔掉橡胶塞向试管中加入洁厕灵溶液,塞紧橡胶塞,之后将注射器2拔下(注意不要拔出针头,仅分离针头和注射器,保证针头始终扎穿橡胶塞以便更换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84消毒液后将注射器重新插入针头(见图1B)。缓慢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84消毒液注入试管,此时可引导学生观察84消毒液和洁厕灵溶液反应的现象,当观察到黄绿色气体即将充满试管后停止滴入84消毒液,并取下注射器2,在橡胶塞针头上重新接入一支洁净的注射器3(见图1C)用于平衡气压。随后拉动注射器1。随着反应进行可观察到试管中黄绿色的氯气进入注射器1,收集完毕后,取下注射器1并插入橡胶塞将针头密封(见图2A)。为保证实验过程中氯气的充足,可重复上述操作制备氯气。拔下注射器1后,为防止试管中氯气泄漏,可用橡皮泥将针孔封口(见图1D)。

步骤二:干燥氯气使pH试纸(湿润)退色实验

实验前准备好两支干燥试管(试管1放入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试管2放入干燥的pH试纸)以及装满无水氯化钙的胶头滴管1支(滴管胶头上预先插入针头)。将先前收集满氯气的注射器密封针头拔下,换上插入装满无水氯化钙的胶头滴管的针头(为防止氯气泄漏,连结过程确保注射器竖直),然后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1底部,缓慢推动活塞注入适量氯气(见图2B),之后取出胶头滴管迅速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密封。重复操作,将剩余的氯气注入试管2(见图2C)后密封。此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约15秒后试管1中润湿的pH试纸退色,而试管2中干燥的pH试纸

几乎没有变化(见图2D),表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才具有漂白性。进而讲解次氯酸的性质,并过渡到氯水的组成及其性质的讲解。

步骤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