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低温液化、凝固氯气及封管的制作.docx

实验室低温液化、凝固氯气及封管的制作.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低温液化、凝固氯气及封管的制作

摘要:在高中化学制备氯气实验的基础上,将适量氯气在常温常压下封装于安瓿瓶中,通过低温冷凝、凝固再升温,帮助学生观察到以下四个过程:气体变液体的液化过程,液体变气体的气化过程,液体变固体的凝固过程,固体变液体的熔化过程,拓展相关知识。并让学生认识到封管实验法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且便于实验重复进行以及循环展示。

关键词:氯气;液化;凝固;封管

封管实验是将化学物质密封在容器中进行的实验。市售的封管(也称安瓿瓶)选用软质玻璃吹制,管一端有一段细颈。实验物质事先放入管中后在管口细颈处加热,待玻璃呈红热状时,在火焰上用工具慢慢拉拔熔封即得到待用的封管。封管实验所存试剂通常为数滴或几小粒,大大节约成本,尤其减少对环境污染。同时,封管实验往往只需一次制作就可以反复、长久使用,且操作简单[1]。

由于封管实验具有以上优点,故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也引入了封管实验,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必修)》[2]第一册第77页“二氧化硫与品红”的演示实验、第88页“氯化铵受热分解”的演示实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必修)》第二册第53页“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演示实验。这一类实验都是通过改变温度,使得体系颜色或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待温度恢复到室温后,又重新恢复到物质起始状态。但这类封管实验中整个体系处于密闭状态,温度变化使得体系压强变化也相对明显,故实验过程中不宜强热或高温,否则会导致玻璃管碎裂。

氯气的性质是高中阶段《化学(必修)》第一册氯及其化合物中的重点知识。氯气容易液化,在1.01×105Pa下-34.04℃时冷凝成液体、-101.5℃时冷凝成固体。查阅现有各类资料,大多是将制备出的氯气暂存于试管或者烧瓶中,使用干冰冷凝得到液氯,教学演示之后氯气不能长久保存。笔者在选择市场上能够购买到的材料多次实验后,将少量氯气在常压下注入安瓿瓶,封口成封管后置于常温常压下可长期储存,在演示氯在不同状态的转化过程时,随时取用,现象直观明了、使用安全可靠。

1实验原理

1.1氯气的生成

气体发生采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得到氯气,避开MnO2制备氯气需要加热的条件。产生等量氯气材料消耗少,转化率高;在得到足够量的氯气[3]时有效减少氯化氢气体的排放。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制得的氯气用饱和食盐水洗脱氯化氢,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得到干燥的氯气[4]。

1.2冷浴装置

冷浴装置1使用干冰乙醇混合物时(温度约为-72℃),可以保证氯气液化;冷浴装置2使用液氮时(温度约-196℃),可以保证得到固态氯。

2实验过程

2.1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磨口抽滤瓶(250mL)、恒压滴液漏斗(50mL)、两只洗气瓶(250mL)、漏斗(直径90mm)、水槽、T型三通管、螺旋夹、乳胶管、医用输液管(外直径3mm)、安瓿瓶(35mL,无色透明)、高硼硅玻璃管(壁厚1.5mm,内径6mm)、石英管(壁厚1.5mm,内径6mm)、耐压防爆瓶(具有聚四氟乙烯盖,75mL)、MAPP灌装气体及喷枪、保温杯(350mL)、数据采集器(Vernier,型号LabQuest3)、热电偶温度传感器(Vernier,测温范围200~1400℃)

试剂:高锰酸钾(AR)、12mol·L-1盐酸(AR)、干冰(食品级)、液氮(纯度≥99%)、无水乙醇(CP)、淀粉KI试纸、10%NaOH尾气吸收液(CP,2~3L)

2.2制气装置图

制备与收集氯气装置见图1、图2。

2.3实验操作及现象

2.3.1制备氯气

在通风橱中按图1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称取7.0gKMnO4置于抽滤瓶中,向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40.0mL浓盐酸。吸收池内盛有10%的NaOH溶液,插入倒置漏斗,漏斗连接三通管。用螺旋夹关闭T型三通管通向吸收槽一端的管路,打开滴液漏斗滴加浓盐酸,待反应变得连续而均匀稳定后,开始收集氯气,收集一段时间后(时间依收集容器大小各异)开始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容器口检验氯气是否已经集满(试纸变蓝,表示已收集满)。收集结束后,关闭通向收集氯气的管路,打开通向吸收槽的管路吸收多余氯气。

2.3.2不同选材和封装尝试

使用不同材料的收集容器,尝试了以下四种方法进行实验。

2.3.2.1高硼硅玻璃管收集

用壁厚1.5mm、内径6mm高硼硅玻璃管,收集了高度约10cm的氯气,立即封管。将收集的氯气低温液化,发现生成液氯的量不足,不利于现象的观察。

2.3.2.2石英管收集

石英玻璃的耐压高于普通玻璃,因此尝试使用一端封闭的石英管在冷浴环境下直接收集液氯,由于MAPP燃气火焰温度不足以融化石英材质,若使用氧炔焰熔封则脱离了中学化学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