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doc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4

西昌学院

毕业设计(创作)说明书

题目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

专业音乐学

班级2011级1班

学生姓名何凌斓

学号1109050030

指导教师龚斯茂

目录

TOC\o1-3\h\u24889前言 3

242851作者及作品简介 3

201521.1作者简介 3

244491.2作品简介 3

317492作品分析 3

107662.1歌词分析 3

11902.2文字说明 4

144602.3歌词分析 5

156313音乐创作发扬民族性特征 5

200342.1融合民歌的通俗性 5

812.2发扬传统民族音乐的创造技巧 5

127694作品的演唱 6

71474.1位置c音域(作品要求) 6

81434.2气息应用(自身的把握) 6

213864.3演唱技巧(音色的把握) 7

107065作品情感把握 7

9006对近代民族音乐影响的深远性 8

35847总结 8

24644致谢 8

音一开始是以一个4小节的引子

第一个乐句从5-8为小节为主题,节拍为四分之四,速度转缓慢,平稳,主要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旋律以上行6度跳进和下行的阶进为主,具有倾述性与歌唱性。

第二个乐句从9-12主要是在属功能和玹三进行的,旋律线条呈现为下行阶进的趋势,具有小调的调式调性色彩,音乐转为伤感。

第三个乐句从13-16小节,音域主旋律中,以中音音区为主,旋律以上行阶级为主,具有较强的推动性。

2.3歌词分析

第一句“映木楼,照小窗从这句歌词中的“木”,“小”字可以看出这时的主人公是孤独,寂寞的。远山云烟渺渺,近水碧波茫茫可以知道主人公是无助,失落,看不到希望。这首歌曲的歌词简洁明了的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并且问题通过中秋节,木楼,小窗来表现作者对团聚人渴望,总的来说歌词是非常通俗易懂的能让演唱者更好的了解这首歌的情感

3音乐创作发扬民族性特征

2.1融合民歌的通俗性

民歌因其民间性特点并不像宫廷音乐等音乐意趣高雅,其中民歌在口头传唱时需要以较强的通俗性作为基础。歌唱随性,自由变奏。马思聪重大成就之一便是将《思乡曲》中融合了民歌的精华,将民歌提高到音乐创作的位置,在节奏旋律上发挥出民歌的自由变化特点,使得《思乡曲》极具弹性和感染力。马思聪也曾说过:“……我觉得中国新音乐的产生,必然直接吸滋于中国的民谣”,可见马思聪在民谣中吸取了充足的养分。

并且,马思聪虽有过留学经历,但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在进行音乐创作中便是无可避免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淳朴、善良、优雅是中国人的典范,精忠报国、心系苍生是对祖国人民的的真实写照,他虽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能体会到下层人民的贫苦,这首曲子在创作时便吸收了传统的优良民族文化价值观念。

2.2发扬传统民族音乐的创造技巧

小提琴最初为西洋乐器,传入中国是在民国初年(约1920年代),中国民族乐器中并无小提琴,笛、二胡、琵琶、丝竹、胡琴、筝、箫、鼓等则是我国的代表乐器,但胡琴、筝等乐器与小提琴在构造上也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妙,音乐精神亦有融会贯通之处,在进行音乐创作与乐器操作时仍然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元素,《思乡曲》在音乐创作之时充分继承并且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创作时,马思聪使用了丰富的民族和声语言,并敢于突破旧有的既定模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宫商角徵羽五调为基础的音乐体系。五声调式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使用最为广泛的调式,马思聪在创作中不仅发扬传统音乐的基本框架体系,而且并未局限于传统音乐创作的固定套路,多处运用了一些在五音之外的偏音,在继承传统音乐优良的体系中做到发扬传统。

4作品的演唱

4.1位置c音域(作品要求)

其中,C音域是整场曲子最高潮的部分。从前面两个部分的铺垫中,层层递进,由A部分的起,到B部分的高潮,到C部分的新高潮。整首曲子通过自由变化的节奏、加变化音、扩展等,将作者对家乡思念、眷恋,对祖国人民受苦受难的哀婉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牢牢把握住人们的处境以及强烈思乡之情,激起人们的爱国之情和对战争的愤恨。

在进行作品的演唱时,首先要掌握良好的发生发声机制,了解《思乡

文档评论(0)

182****6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