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病疾病详解.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疾病名:黏多糖病

英文名:mucopolysaccharidosis

缩写:MPS

别名:粘多糖病;粘多糖增多症;粘多糖贮积病疾病代码:

ICD:E76.3

概述:黏多糖病(mucopolysaccharidosis,MPS)是一组先天性遗传病,因黏多糖降解酶缺乏使酸性黏多糖不能完全降解,导致黏多糖积聚在机体不同组织,造成骨骼畸形、智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流行病学:20世纪初(Thompson,1900)已有记载,Hurler和Pfaundler(1919)分别报告了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中有躯干短小、骨骼畸形的类型。

病因:本病征为常染色体隐性或性连锁隐性遗传,与酸性黏多糖代谢紊乱有关,患者体内由于溶酶体α-左旋艾杜糖苷酸酶(α-L-iduronidase)缺乏,而使黏多糖的分解发生障碍,体内各组织细胞内有分解不完全的黏多糖沉积,并自尿中排出。此种异常沉积涉及多种器官和组织,如心、脑、肝、脾等。在心瓣膜、血管、脑膜、角膜、骨膜等组织,可见有黏多糖沉积的Hurler细胞,此为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

发病机制:黏多糖是结缔组织细胞间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内。黏多糖是带阴性电荷的多聚物,重要的黏多糖有硫酸皮肤素(dermatansulfate,DS)、硫酸肝素(heparinsulfate,HS)、硫酸角质素(karatansulfate,KS)、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CS)、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等,前3种是黏多糖病的主要病理性黏多糖。这些多糖都是直链杂多糖,由不同的双糖单位联接而成,包括N-乙酰氨基己糖和糖醛酸或者己糖组成。每个氨基葡糖聚糖直链约由50~100个分子组成,许多直链又同时与一条蛋白质肽链结合,形成更大分子量的聚合体。结缔组织便是由这类聚合体所形成。这种多糖链的降解必须在溶酶体中进行。正常溶酶体中含有许多种糖苷酶、硫酸脂酶和乙酸转移酶,不同的黏多糖需不同的溶酶体酶进行降解。已知有10种溶酶体酶参与其降解过程。其中任何一种酶的缺陷都会造成氨基葡糖聚糖链分解障碍,积聚在溶酶体内,尿中排出增加。患儿缺陷酶的活性常仅及正常人的1%~10%。

-2-

黏多糖病除Ⅱ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余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各型黏多糖病的酶缺陷见表1。

临床表现:黏多糖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因此黏多糖代谢异常累及全身器官,患者一般出生时正常,随年龄增大,临床症状逐渐明显,其共同特征是在出生1年左右出现生长落后。除Ⅳ型和Ⅵ型外,患者都伴有智能落后。由于各型病情轻重不一,又有各自的临床特征,在诊断中需鉴别,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和特殊面容,表情淡漠,头大、面部丑陋,眼裂小,眼距宽,鼻梁低平,鼻孔大,唇厚,前额和双颧突出,毛发多而发际低,颈短,大部分有角膜混浊。关节进行性畸变,胸廓畸形,脊柱后凸或侧凸,膝外翻、爪形手,早期出现肝、脾肿大,耳聋,心脏增大等。

目前对引起黏多糖病的酶缺陷都已鉴定,共分为6型。

1.黏多糖病Ⅰ-H型(Hurler综合征)本型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常在10岁左右死亡,病因为缺乏α-L-艾杜糖醛酸苷酶,导致硫酸皮肤素和硫酸肝素在体内积聚,全身脏器如角膜、软骨、骨骼、皮肤、心肌内膜、血管结缔组织等均受累。临床有智能低下,面容丑陋,肝脾肿大,骨骼病变,心血管病变,角膜混浊和耳聋。末梢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可见到异染的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深染颗粒,有时呈空泡状,尿排出大量酸性黏多糖(>100mg/d,正常为3~25mg/d)。

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α-L-艾杜糖醛酸苷酶基因已被鉴定,位于染

-3-

色体4p16.3,有14个外显子,并在其中发现了不少基因突变。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分析发现,α-L-艾杜糖醛酸苷酶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严重缺乏者称为黏多糖病Ⅰ-H型,如在编码区70,或402出现终止密码。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中度或轻度下降者,在临床上分类为黏多糖病Ⅰ-S型。

黏多糖病Ⅰ-S型(Scheie综合征),原先分类为黏多糖病Ⅴ型,属中等度严重类型黏多糖病,遗传类型和致病基因同黏多糖病Ⅰ-H型。智能发育正常,临床症状一般在5岁后出现。

2.黏多糖病Ⅱ型(Hunter综合征)临床重型与黏多糖Ⅰ-H型相似,在2~6岁起病,有特殊面容和骨骼畸形,但脊椎无鸟嘴样畸形。无角膜混浊。患者智能落后,呈进行性耳聋,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脾肿大。

本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因是艾杜糖醛酸硫酸酯酶缺陷,使硫酸皮肤素和硫酸肝素代谢障碍。致病基因已克隆,位于染色体Xq28区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