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I理论视域下的情境化教学设计.docx

SECI理论视域下的情境化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ECI理论视域下的情境化教学设计

一、SECI理论主要内容

20世纪末,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于《创新求胜》一书中首次提出了SECI理论。在SECI理论中,知识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揭示了这2种知识之间相互转化与作用的过程,并认为这种过程是知识创造的主要途径——即个体若要习得新知识,需要在预设好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使知识在头脑中完成理解与迁移并将知识运用在新的情境中。

SECI理论提出的知识转化模式包括“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m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4个连续的过程。4个模式分别代表着4类知识的转化过程。这4个阶段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状态,动态体现出知识的创生与增长。

二、基于SECI理论的情境化教学环节

情境化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使学生得到一定的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同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SECI理论作为一种表现知识螺旋上升的动态发展状态的理论,在其上升过程中不仅有着纵向的提高拓展,更有着横向的升高。而作为知识创造与使用的场所,SECI理论强调特定的“场”,上述任意一种知识的转化过程,均离不开“场”的作用——即情境的支持。在SECI理论模型中则将其划分为创始场、对话场、系统场和练习场,于是把基于SECI理论的情境化教学分为如图1所示的4个阶段。

1.建构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创始场

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创始场是知识创造的出发点,隶属于社会化阶段。在创始场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表达感觉、情绪与心态,进而完成知识的第一阶段的转化。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此阶段中需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与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场”中的隐性知识更为容易地进行转化——即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从而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与知识。

2.建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对话场

对话场隶属于外化阶段,是一个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明晰表达隐性知识的过程。而在该过程中,既需要个体通过图像与文字等一定方式将自身的隐性知识明晰化,也需要个体与他人交流,通过感受其他人的思想与行为来将知识表征出来。在具体情境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在预设的情境中进行探究与讨论,使学生借助文字、图像以及模型等工具将头脑中的知识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个体的思考角度以及深广度均有差异,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3.建构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系统场

系统场是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即知识创造的组合化阶段。在该阶段中,学生需要将在上一阶段获得来的较为零散的显性知识组合成为系统的显性知识。在具体情境中,教师不仅可以对知识做总结,也可以将各类知识用一定的脉络联系起来,使其更具有系统性,也便于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4.建构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练习场

练习场隶属于内化阶段,该阶段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在头脑中具像化的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显性知识经过内化,成为个体理论知识的一部分,成为扩大化的隐性知识。即使完成了前3个阶段的知识创生过程,学生所获得的显性知识仍需要在具體情境中进行运用,才能将获得的显性知识内化为属于其自己的隐性知识。

三、基于SECI理论的“原电池”教学设计

“原电池”是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在高一阶段,学生学习原电池知识之前,已经深度学习了原电池的基础内容——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能够理解原电池中电子的转移。除此之外学生还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学生在学习原电池时便能意识到化学能能够转化为电能,而氧化还原反应正是实现这种能量转化的关键。此外,原电池的知识也是后续许多重要知识点的基础。

1.“原电池”知识转化序列

在必修阶段的“原电池”中,知识在“隐性——隐性、隐性——显性、显性——显性、显性——隐性”间相互转化的序列见表1。

2.“原电池”教学设计示例

(1)引入情境、创设问题,建构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创始场

[情境引入]电池几乎是大家离不开的1种产品,小到遥控汽车,大到电动汽车都需要电池来作为能源,那么,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常见电池的工作原理究竟是什么呢?这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而黑板上的几道问题就是我们学习它的途径,其中一些问题大家可能无法理解,但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努力来依次解决它们。在我们正式探索这些问题之前,大家可以讨论和交流一下都各自对电池有什么独到对见解或者认识。

[问题]①电路中的电流产生原因是什么?

②在我们所学习过的化学反应中,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有电子的转移?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化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