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下语文[1]《三衢道中》教案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资料.doc

部编三下语文[1]《三衢道中》教案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衢道中》教案

课题

1.古诗三首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衢道中》并背诵。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诗歌情节去猜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难点

感受诗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2.这首题画诗中,苏轼将画中的春色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出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古诗。

3.板书课题:1.三衢道中

学生齐读

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复习导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及对上节课所学古诗的掌握情况,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4.认读生字:

(1)qúzēngméixīfànjiǎn

衢曾梅溪泛减

(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3)学习本课生字。

梅:

书写指导:注意母字体的书写顺序

组词:

造句:

溪:

书写指导:注意第六笔撇的书写。

组词:

造句:

泛:

书写指导:注意字体的书写顺序。

组词:

造句:

减:

书写指导:注意右上角的点别忘记。

组词:

造句:

提示:通过音序、结构、部首等分步讲解,帮助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了解。

5.通读诗文,给诗文划分小节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二)交流汇报:

1.生自由说说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诗人描写了自己在三衢道中的见闻,从而抒发了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2.解读作者:

曾几,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3.写作背景: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二、精读课文。

1.首先我们先来解读古诗题目。

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2.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的前两句。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梅子: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再。

(1)了解诗中所出现的事物及其相关资料。

1)梅子,也称为青梅,花小,白色,果近球形。梅子性味甘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酸中带甜的香味。

2)江南梅子的成熟期,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地区不同梅雨开始和结束也不相同。

(2)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1)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说说原因。

轻松愉快。因为黄梅时节本该是阴雨绵绵,现在却天气晴好,使得诗人心情也为之一爽。

(4)第二句诗写的是什么?

这句诗写的是出行路线,诗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3.接下来诗人又描写了什么?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绿阴:苍绿的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1)了解诗中出现的事物。

黄鹂又叫黄莺,羽色鲜黄、艳丽,鸣声悦耳动听。

(2)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绿色的树阴还和来时的路上差不多,此时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几声黄莺的叫声。

(3)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4)“来时路”“添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4.全文释义:

梅子黄时日日晴,—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小溪泛尽却山行。—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风的故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