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在中学化学中的教育价值研究.docx

蜂蜜在中学化学中的教育价值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蜂蜜在中学化学中的教育价值研究

摘要:?蜂蜜作为熟知的天然食品,含有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维生素、有机酸、酚类和酮类等物质,这些化合物的性质与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紧密相连。从蜂蜜的化学视角探讨其营养成分、酿造过程、存放与冲泡、发酵及应用、质量标准、生化反应,并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学参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与人体健康、食品安全紧密相关的意识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蜂蜜;中学化学;化学与生活;教育价值

1?引言

蜂蜜,这一古老的甜食,是由蜜蜂从开花植物蜜腺中采集花蜜,经过独特的酿造过程而形成的。两晋时期,郭璞在其《蜜蜂赋》中细腻地描绘了这一过程:“繁布金房,叠构玉室。咀嚼华滋,酿以为蜜,凝如割肪。冰鲜王润,髓滑兰香。穷味之美,极甜之长。百药须之以谐和,扁鹊得之而术良,灵娥御之以艳颜。”这段描述揭示了蜂蜜的酿造奥秘,展现了蜂蜜的独特风味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且灿烂辉煌的蜂文化,是生产、出口蜂蜜大国,且蜂蜜中富含有机化合物。为此,本文从化学视角去研究蜂蜜并探索其教育价值,以期为中学化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培养学生对化学与人体健康、食品安全紧密相关的意识以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系统认识蜂蜜的化学视角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部分,教师通常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鉴别及用途等方面进行教学。其中物质性质对物质的制备、鉴别方法、存放方式以及应用均有重要影响。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将从营养成分、酿造过程、存放与冲泡、发酵及应用、质量标准、生化反应六方面,对蜂蜜进行探讨。

2.1?蜂蜜中的营养成分

蜂蜜的化学组成因其来源的蜂种、蜜源和环境等因素,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尽管蜂蜜种类繁多,但它们的主要成分均为糖类(60%~80%),其次是水分(15%~25%),此外含有1%维生素、0.2%~1.6%(意蜂蜜)或0.1%~3.3%(中蜂蜜)蛋白质、0.04%(浅色蜜)或0.2%(深色蜜)矿物质、0.57%有机酸和其他植物化学成分[1]。表1列出了蜂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

2.2?蜂蜜的酿造过程

春暖花开时,做侦查工作的蜜蜂会飞出去寻到蜜源,并回到蜂群中汇报,此时大量工蜂外出采蜜,将花蜜吸入蜜囊中,与消化液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首先是物理作用,蜂巢中的内勤蜂振翅扇风,除去原料中多余的水分,使含水量从平均60%~75%降低到18%左右,形成高质量的浓缩蜜液;其次是化学反应,主要涉及糖的化学转变。采集的花蜜含有蔗糖和淀粉等糖类物质,蜜蜂通过体内分泌的转化酶,将其分别转化为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使这些单糖类物质的含量由最初20%增加到约75%左右,即将多糖或二糖分解为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类物质[8]。这一过程需要蜜蜂多次完成吸入和吐出的动作,相应地,花蜜等采集物经历多次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转化或酿造出香甜芬芳的蜂蜜。图1展示的是枇杷花蜜和蜂蜜的液相色谱图,可以发现蜂蜜比枇杷花蜜的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更高,蔗糖含量更低,营养价值相对更高。

2.3?蜂蜜的存放与冲泡

在一定条件下,蜂蜜能够保存很久,并没有特定保质期。这一现象源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蜂蜜渗透压高,水分含量低,微生物对低水分环境较不适应,容易脱水死亡;二是天然蜂蜜呈酸性,pH都在3.2~4.5,而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多在7.2~7.4,因此蜂蜜的这种酸度足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繁殖[9];三是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可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其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H2O+O2GODC6H12O7+H2O2,产生的H2O2依靠其强氧化性,破坏组成细菌和真菌的蛋白质,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四是蜂蜜中含有酚類化合物、类黄酮和脯氨酸,具有抗炎、抗氧化、高效的抑菌活性等功能[10]。

尽管蜂蜜保质期很长,在存放上仍有诸多注意事项。蜂蜜存放于玻璃或陶瓷器具最佳,此外也可短时间存放于食品级材料的塑料容器中,切勿存放于金属容器中。这是由于蜂蜜呈酸性,许多金属能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氧化反应,使蜂蜜变黑,遭受重金属污染。此外需要减少蜂蜜与空气接触,温度保持在5~10℃,空气湿度不超过75%的环境中。这是由于高温和氧气存在下,蜂蜜中的一些营养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如图2表示蜂蜜中的维生素C(L-抗坏血酸)在高温或氧气中被氧化破坏的过程,此反应是一个质子解离过程,氧化为L-脱氢抗坏血酸,并进一步水解形成2,3-二酮古洛糖酸,有氧条件下再被氧化为草酸和L-苏阿糖酸,使营养成分失效,因此冲泡蜂蜜要使用60℃以下的温水,选用陶瓷或玻璃杯。

2.4?蜂蜜的发酵及应用

虽然蜂蜜是高渗透压物质,一般微生物不能在其中生存,但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可以在水分活度0.88以上、25~35℃下、pH=5~6时不断繁殖[11],分解蜂蜜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