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0《摩擦力》大单元教学设计(含练习).docx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0《摩擦力》大单元教学设计(含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苏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常见的力

单元主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常见的力》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认识并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力,包括推力、拉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等。这一单元不仅帮助学生建立对力的基本认知,还促进了学生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现象相联系,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理解力的概念,识别并区分不同类型的力(推力、拉力、弹力、重力、摩擦力)。

掌握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基本原理。

学习内容:

探究推力与拉力的作用效果。

观察并解释弹力的产生与消失过程。

认识重力对地球表面物体的影响。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业要求:

能够举例说明不同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初步形成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设计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践性,通过生动的图片、实验案例和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力的世界。教材首先通过直观的现象引入力的概念,随后逐步展开对各类力的详细探讨,每个部分都配备了相应的实验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理解。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探索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仍需具体实例的支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感悟力的奥秘。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树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的基本科学观念。

理解不同类型力的特点和作用效果。

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分类归纳的方法分析力的现象。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探究实践:

能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简单的力学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收集并分析实验数据。

态度责任: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社会责任感。

单元结构化活动

1.导入新课:通过视频或实物演示,展示力的作用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概念讲解:结合生活实际,讲解推力、拉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基本概念。

3.分组实验:

实验一:利用小车和弹簧秤,探究推力与拉力的关系。

实验二:使用橡皮筋或弹簧,观察并解释弹力的产生与变化。

实验三: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感受重力的作用。

实验四: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压力大小,探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4.汇报交流: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评。

5.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力的应用实例,如自行车刹车原理、蹦床运动中的弹力等。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情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果性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口头汇报或测试卷,评估学生对力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效果的理解程度。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同时,通过同伴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帮助。

第十课时《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摩擦力的定义,知道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识别并描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能够简单测量和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摩擦力大小。

2.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论的科学素养;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如弹簧秤)进行定量测量。

3.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摩擦力的定义,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并能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因素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摩擦力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摩擦力产生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活动设计:

教师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内容为雨天路滑人们行走小心翼翼、运动员在跑道上起跑时用力蹬地等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雨天走路容易滑倒?”“运动员为什么要在起跑时用力蹬地?”这些问题引出摩擦力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感受摩擦力

操作步骤:让学生用手掌在桌面上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