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疾病详解.docx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疾病名:神经衰弱

英文名:neurasthenia缩写:

别名:神经衰弱症疾病代码:

ICD:F48.0

概述: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是以精神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常伴情绪紧张、烦恼以及紧张性头痛和睡眠障碍等心理生理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但患者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

1869年美国精神科医生Beard首先创用了本病病名。他认为这是一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没有可证实的病变存在。在这一疾病名称之下他列举了,失眠、脸红、嗜睡、瞳孔扩大、头部重压感……等数十种症状,把焦虑症、抑郁症、癔症、疑病症、强迫症、恐惧症、心身疾病和一些躯体疾病的症状都包括在内。他把神经衰弱看做是美国社会迅速工业化造成的文明病,认为这种病主要见于中上层白领阶层的脑力劳动者。至19世纪末,这一病名用得非常广泛,成为当时社会最流行的诊断名词,甚至一些人以患神经衰弱来炫耀自己身份高贵。认为这是“文明病”。其后,Freud(1894)把神经衰弱归入真实神经症一类(actualneurosis),而Dejerine和Gauckler(1913)则认为本病为一种精神神经症(psychoneuroms)。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精神病学会分类(The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Classification)把本病列入精神神经症一类。DSM-I(1952)把本病移置于“自主神经和内脏心理生理障碍”类别之下。DSM-Ⅱ(1968)、ICD-8(1968)、ICD-9(1978)和我国CCMD-2-R(1995)都把本病作为神经症的类型之一。但近年来许多国家学者提出废用这个病名,DSM-Ⅲ(1980)取消了神经衰弱这一诊断名称。ICD-10(1992)则把本病置于其他神经症性障碍(F48)之下。

神经衰弱的概念在近一个世纪中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在美国和西欧,本病的诊断由盛而衰,终至于消失。在东亚,本病仍然相当常见。其原因除社会文化因素对患病率的影响之外,更主要的是医生对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2

我国1985年神经症座谈会上曾对神经衰弱这个诊断展开热烈讨论,从基层医疗机构及精神病院门诊中对神经衰弱患者根据DSM-Ⅲ、ICD-9诊断标准及用Hamilton抑郁量表、焦虑量表进行再诊断分析,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抑郁性神经症及焦虑障碍者被误诊为神经衰弱。在各地精神科医师交流中也发现,真正符合神经衰弱诊断标准者逐渐减少,或没有发现典型病例。因此有些学者主张我国也可废用神经衰弱这一诊断。但鉴于许多基层单位持不同看法,最后提出保留这个病名,但必须慎用。故ICD-10保留了这一病名。

由于神经衰弱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几乎都可见于其他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躯体化障碍等,使本病的诊断更加困难。我国精神病学家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制订了较明确的神经症诊断标准,使神经衰弱的临床诊断规范化;国内多次调查结果表明,本病仍然是最常见的神经症。

流行病学:1982年我国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在15~59岁居民中,神经衰弱的患病率13.03‰,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58.7%,居各种神经症的首位。天津市区(1981~1982)调查,本病的患病率为9.1‰,占神经症全部病例的68.0%。女性患病率(15.78‰)显著高于男性(2.30‰)。起病年龄大多在青壮年时期,以15~39岁较多见。起病常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并存在一定的个性基础。发病多缓慢,病程常迁延,或呈时轻时重的波动性。在各类型神经疾病中,神经衰弱患病率最高,据天津市调查占全部神经疾病的68%,男高于女,以青壮年居多。本病的国外流行病学资料缺如。

病因:从Beard开始,神经衰弱就被看做是可由素质、躯体、心理、社会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引起的一种整体性疾病。

1.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和中间型的人,易患神经衰弱。这类个体往往表现为,孤僻、胆怯、敏感、多疑、急躁或遇事容易紧张。

2.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长期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负性情感体验,生活无规律,过分疲劳得不到充分休息等都可以成本病起因。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神经衰弱的病因曾进行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李从培等(1959)和刘协和等(1960)对不同职业人群中神经衰弱的调查资料说明,脑力劳动者患病率最高。半数以上患者反映工作或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过度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